从坐冷板凳到国际认可,他助推国之重器翱翔天空

2021南京创新周开幕式上 , 第十四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评选正式揭晓 。1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当选 , 南航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徐惊雷教授名列其中 。
【从坐冷板凳到国际认可,他助推国之重器翱翔天空】1996年 , 徐惊雷还是一名西安交通大学在读研究生 。1999年底博士毕业后 , 徐惊雷来到南航 , 从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从坐冷板凳到国际认可,他助推国之重器翱翔天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彼时 , 国内关于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进气道、燃烧室方向 , 而徐惊雷从事的排气系统研究相对冷门 , 在国内不受重视 , 缺少经费支撑 。长途出差 , 他连火车硬卧都舍不得买 , 20多小时的车程硬是坐下来的 。这一“坐” , 就是8年 。
“曾经也有过动摇 , 但我看准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排气系统的研究方向 , 坚信只要能坚持下去 , 终究会有用武之地!”徐惊雷的执着坚守 , 在数年后有了收获 。高超声速成为航空航天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 , 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动机的关键部件 , 排气系统面临的特殊难题逐渐显现 。已在该领域深耕8年的徐惊雷团队 , 终于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
“只要看准一个研究方向 , 就要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 , 以坐冷板凳的精神坚持下去 , 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 , 并且做到这个方向领先的时候 , 机会终究会垂青你 。”徐惊雷说 , 自己常用这段经历 , 与刚进校的青年教师分享 , 鼓励他们做科研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 。
身为一名基层科研人员 , 徐惊雷二十年如一日 , 坚持战斗在科研第一线和学科前沿 。随着研究的深入 , 他带领“驭风”发动机排气系统研究团队发现了越来越多前人未曾注意、未曾重视的难题 , 有些正是制约排气系统喷管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

从坐冷板凳到国际认可,他助推国之重器翱翔天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过反复分析、推导 , 加上一轮又一轮的优化设计程序 , 在团队十几年的努力下 , 一套快速的某型喷管设计方法逐渐成熟 , 通过一台普通的电脑 , 只需几分钟就可以获得相当优异的设计结果 。相比传统迭代优化得到的结果 , 通过这套设计方法得到的性能仅低了不到0.5% , 但时间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几分钟 。这套设计方法解决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中的实际难题 , 并成功应用于多个研究单位 。
2017年 , 著名行业标杆杂志《美国航空周刊》在介绍中国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时 , 将徐惊雷团队的研究成果作为中国在排气系统领域的代表性工作进行介绍 , 这也是国际高超声速飞行器领域对团队工作的认可 。
主持4项国家自然基金、6项国家型号工程等30多项纵向课题;授权发明专利1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 其中SCI论文35篇 , EI等近70篇;编著《高速飞行器排气系统》 , 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至今 , 徐惊雷仍保持着每周必看文献资料的习惯 , 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研究进展 。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态度 , 让他带领研究生团队先后荣获2012年国防科技成果三等奖、2015年国防科技成果一等奖和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5年 , 徐惊雷和张堃元教授率先发起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创新设计实验竞赛” , 旨在加强学生对《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他还提议对这门课的考核方法进行改良 , 将原有的考核制度改变为“卷面分+平时分+实践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