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报晓四十年 守正创新树标杆(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 二 )


电影是集体创作 , 每一个奖项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努力 。两度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的尹力 , 念念不忘整个摄制组在海拔4200米以上拍摄《云水谣》的场景:“演员演一会儿吸一次氧 , 几乎每天都有人输液 , 几乎每天都有人倒下 , 那种创作氛围 , 让我感到中国电影人了不起 。”
金鸡奖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标杆
“金鸡奖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 , 40年来为电影创作树立了艺术标杆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评价 。
1981年 , 这面旗帜由老一辈电影工作者擎起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导演谢飞曾参加第一届金鸡奖评选 。谢飞回忆 , 1980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繁荣的一年 , 鉴于中国电影百花奖是由观众直接投票产生 ,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工作的电影评论家于敏和电影史学家程季华等人提出 , “从专业角度设立一个奖 , 与百花奖成为兄弟姐妹 , 比较客观、公平、专业地对每年的国产片进行评选 , 通过评奖推动国产片创作” 。
从第一届开始 , 金鸡奖就确立了“学术、争鸣、民主”的评奖原则 。金鸡奖在电影界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 与这样的原则分不开 。
历届金鸡奖评委对此深有体会 。电影艺术家王晓棠两次担任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 。第十四届金鸡奖评选召开第一次初评全体会 , 27位评委各抒己见 , 王晓棠至今记得许还山评委的评价:“不抱成见、从善如流” 。她第二次担任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期间 , 评委们经过充分争鸣 , 将最佳女主角颁给了“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 , 真正体现了“六亲不认、只认作品” 。
把握时代主流与发扬艺术民主相结合 , 是金鸡奖的一条历史经验 。夏衍的故事是一个生动例子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智锋清晰记得 , 夏衍曾回忆担任金鸡奖评委会名誉主任委员的经历 。有一部片子最终获奖 , 夏衍投了反对票 , 尽管他对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不甚满意 , 但也理解大家被影片传递的美好所感动 。夏衍说:“我尊重大家 。”尊重二字 , 既见大家风范 , 又见奖项品格 。
第一届金鸡奖共设立20个奖项 , 包括最佳男主角奖在内有8项空缺 , 却向电影《巴山夜雨》里的6位演员颁发了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 。自此发端 , 几乎每一届金鸡奖都有奖项空缺 。实事求是、宁缺毋滥 , 既是对高标准的坚持 , 也是对不断提高电影质量的期盼 。
为讲好中国故事搭建桥梁
第三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首次设立最佳外语片奖 , 金鸡奖海报设计大赛增设最佳网络人气奖;第三十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有七大类30项活动 , 探索打造“零碳电影节”……一系列举措既贴近时代又贴近受众 。40年来 , 金鸡奖从一年一评 , 到两年一评 , 再到恢复一年一评;从1992年首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 , 到各大城市轮流举办 , 再到2019年起落户厦门 , 电影这张“国家名片”持续被擦亮 。
金鸡国际影展是国内最早的国际电影文化交流平台 。再忆首届金鸡百花电影节 , 曾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工作的张思涛有些激动:“一个做了多年的梦实现了!”上世纪80年代 , 中国电影步入快速发展期 , 多部影片走向世界并在一些重要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 但中国从未举办过电影节 。包括谢晋导演在内 , 各方人士呼吁“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我们自己的电影节” 。转眼30年已过去 , 2021年金鸡百花电影节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38部影片参加展映 , 9部为亚洲首映 , 19部首次亮相中国内地 , 获世界各大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影片达97% 。如今 , 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电影交流平台各具特色 , 共同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搭建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