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音乐剧鼻祖桑德海姆 一个孤独的开拓者


概念音乐剧鼻祖桑德海姆 一个孤独的开拓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蒂芬·桑德海姆(1930-2021)美国 , 词曲作家
11月26日 , 美国音乐剧大师斯蒂芬·桑德海姆逝世 , 享年91岁 。
相比创作出《猫》《歌剧魅影》等作品的音乐剧大师韦伯 , 桑德海姆的名号或许没有那么响亮 。他被视为“概念音乐剧”的开山鼻祖 , 也被美国音乐剧界视为唯一能与韦伯分庭抗礼的人物 。《音乐剧魅影》一书中用电影界的例子打比方 , “拿桑德海姆和韦伯这两位音乐剧大师相比 , 韦伯好比斯皮尔伯格或者乔治·卢卡斯 , 身怀天赋奇才 , 作品人人喜闻乐见 , 任何时候都雄赳赳气昂昂地驰骋在艺术商业化的大道上 。而桑德海姆就像是怪才导演伍迪·艾伦或者奥利弗·斯通 , 作品有着丰厚的内涵 , 却经常晦涩难懂;拥有一批死忠观众 , 却也只为这部分观众所喜爱 , 骨子里总是透着点孤芳自赏的味道 。”
也正因此 , 桑德海姆常被调侃为票房毒药 。1962年 , 他首部一人包揽了词曲创作的音乐剧《春光满古城》大获成功 , 在百老汇上演964场;而两年后的《人人都能吹口哨》则遭遇惨败 , 只演了9场 , 首演7天后被迫停演 。接下来 , 《伙伴们》票房口碑双赢;《富丽秀》赔了个血本无归;《理发师陶德》连连夺奖 , 广受欢迎;《我们曾经的欢乐时光》上演16场后便黯然下档 。
尽管在票房上发挥不稳定 , 但从奖项看 , 桑德海姆的艺术成就无须多言 。《纽约时报》称 , 桑德海姆曾获得1次奥斯卡奖、9次托尼奖、8次格莱美奖以及1次普利策奖 , 仅差一座艾美奖即可完成美国演艺圈最高荣誉的EGOT四大满贯 。
美联社称 , 凭借充满智慧且押韵精巧的歌词、令人回味的旋律 , 以及对不同寻常主题的把握 , 桑德海姆“重塑了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音乐剧” 。桑德海姆对于音乐剧的重塑与变革 , 主要在于发展了“舍情节而就概念”的音乐剧新生流派“概念音乐剧” 。
用“概念”取代“传统剧本” , 今天看来可能并不新奇 , 但在上世纪60年代 , 当音乐剧常被视为一种“合家欢”的放松方式时 , 桑德海姆的这一创举 , 拓宽了这种艺术形式的边界 。《伙伴们》——一部最富桑德海姆特色的作品——被视为“概念音乐剧”的代表作 , 讲述了“一个逃避婚姻的单身中产男子和他的五对夫妻朋友的故事” , 打破了传统戏剧的线性叙事 。桑德海姆表示 , 可以把这部剧当成是“旁观者”罗伯特在生日那天回到公寓 , 沉浸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 , 而这些聚会都是超现实的 。
【概念音乐剧鼻祖桑德海姆 一个孤独的开拓者】1979年上演的《理发师陶德》 , 可能是桑德海姆在国内最为知名的音乐剧 , 一方面与它被蒂姆·波顿改编成电影有关 , 它也是桑德海姆罕见的有“情节”的音乐剧 , 也被戏迷认为是桑德海姆—普林斯组合(哈罗德·普林斯 , 音乐剧导演 , 与桑德海姆的合作被誉为百老汇黄金组合)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
1972年 , 桑德海姆凭借《富丽秀》拿下托尼奖最佳音乐剧词曲 。颁奖礼上 , 他说 , “今晚我坐在台下时 , 一直在思考剧作家大卫·特雷纳关于戏剧行业的评论 。他说 , 戏剧是目前唯一可以认知观众存在的艺术形式 , 正因此 , 戏剧永不会消亡 。当你在屏幕前大笑或流泪 , 演员仍会按部就班地演下去 , 但戏剧不是这样 。这也是为什么我为自己戏剧人的身份自豪 。”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