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后的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到底行不行?

曾于里
今年的男频S+大剧就那么几部 , 但《雪中悍刀行》可谓压轴之作 。它是打造过爆款男频大剧《庆余年》的编剧王倦与男主角张若昀的又一次合作 , 改编的也是男频小说里的顶流作品 。

改编后的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到底行不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雪中悍刀行》角色海报
《雪中悍刀行》是烽火戏诸侯的代表作 , 2012年至2016年在纵横中文网连载 , 全书共计450万余字 。在男频网络作家里 , 烽火戏诸侯的地位与猫腻、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等相当;《雪中悍刀行》的江湖地位 , 也与《将夜》《庆余年》《赘婿》等相当 , 都是网文里有望经典化的作品 。
作为一部东方玄幻小说 , 《雪中悍刀行》以玄幻外壳 , 完成一次武侠小说的复归 , 成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 同时又别开生面、悲壮慷慨的江湖 。书中的江湖不是“武林”的江湖 , 是“人”的江湖 。小说刻画了生动的人物群像 , 他们的侠义不见得是体现在一些宏大的概念或诉求上 , 落脚点是“情” , 对亲人之情、爱人之情、朋友之情;江湖人士的“侠气”更近乎情到深处的承诺与守候 , 虽九死其尤未悔 。所以不同于一般男频小说那种简单粗暴的“爽感” , 《雪中悍刀行》始终有一股文人意气 。

改编后的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到底行不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雪中悍刀行》海报
只是 , 跟此前受到好评的《庆余年》不同 , 这一次《雪中悍刀行》改编招致了更大的争议 。《雪中悍刀行》到底行不行?
武戏:几无写实 , 写意成“花架子”
《雪中悍刀行》播出后 , 武戏部分几乎是一边倒的差评 。
对于一部有武侠魂的影视剧来说 , 武戏/打戏的分量与文戏的分量平起平坐 。武戏具备审美的独立性 , 本身能够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感官刺激;更进一步说 , 武戏也在“写人” , 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是 , 《天龙八部》里萧峰是降龙十八掌 , 而不是六脉神剑 。有些观众会挽尊《雪中悍刀行》是玄幻啊什么的 , 可哪怕是玄幻 , 武戏的分量也是举足轻重 。
以最简单的方式划分 , 武戏有“写实”和“写意”两种 。写实 , 更偏向于传统的武艺展现 ,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很多动作片就叫“功夫片” , 其追求的是真打真摔、拳拳到肉 , 风格逼真、硬朗、扎实、充满力量感 。
写意的武戏也由来已久 。如果说 , 写实体现了“人”性 , 那么写意 , 体现的是“非人”性 , 或者说“神性” , 因为写意里的动作并非人力可以完成的 , 比如隐身遁地、凌波微步、飞檐走壁、腾云驾雾、剑光斗法、掌心发雷等 , 它需要大量借助威压、特效等手段实现 , 审美效果自然也更为多元 , 更加强调飘逸、唯美、潇洒……
在拍摄手法上 , 写意的景别比写实丰富——写实主要是中全景、长镜头 , 以表现格斗的真实感;写意在远、全、中、近、特的使用上更为随心所欲 , 其不以真实感为依归 , 而是着力呈现神乎其神的动作奇观 。也由此 , 写意武戏的断点剪接(只呈现动作的发出、落点和结果)和升格摄影(即慢动作)用得很频繁 。
如今靠谱的武戏 , 主要是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 既有清晰的一招一式 , 让武戏有扎实感 , 也突破“人”的限制 , 充分解放观众的想象 , 让武戏有飘逸感 。
到了《雪中悍刀行》 , 很少写实 , 打斗戏没什么拳脚的接触 。比如一开篇南宫仆射(张天爱饰)出场 , 轻功一扫 , 所有人就都倒下了;更离谱的是 , 夜里有人偷袭 , 南宫仆射飞过去 , 山坡的空镜加上打斗的背景音 , 她又飞回来 , 打斗戏就结束了 。导演的本意是要体现“留白” , 只是留白不等于“空白” , 否则还叫“武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