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是怎样炼成的?( 四 )


事实上 , 柳夜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智能化、可交互的虚拟人 , 依赖的还是传统影视工业中真人和特效结合、动作捕捉的技术 。但是 , 柳夜熙是为数不多通过短视频打造出人设和故事的虚拟人 , 并描绘了元宇宙世界的模样 , 因此在元宇宙的东风下大获关注 。
柳夜熙的制作公司创壹科技的CEO梁子康向我们表示 , 柳夜熙的商业化不会局限于传统的品牌植入、带货 。“柳夜熙商业价值真正的体现 , 可能不是在旧战场 , 而是在新战场 。”
在他看来 , “未来元宇宙的世界里 , 游戏、影视、动漫的界限都会模糊 , 所以连接点只有一个东西叫做IP 。IP本身在元宇宙的价值链非常长 , 商业模式非常之多 。”
AYAYI的创始团队来自潮流IP及动漫内容开发公司和网红孵化MCN机构 , 孵化过朱一旦、肉脸橙等网红 。他们同样认为 , IP运营才是超写实数字人领域里真正核心的护城河 。最初或许可以用“秀颜值”或“秀技术”来吸引粉丝 , 但从长期来看 , 虚拟人的竞争将是一场IP运营能力的较量 。
现今的虚拟人展现出来的技术和内容距离我们的想象还很遥远 。要让虚拟人在数字世界真正活起来 , 还需翻越几座大山:从形似进阶到神似 , 搭载上人工智能从而能表达情感、和人类自然地交互 , 以及拥有自己的人格、故事 。
当虚拟人产业技术实现质的突破后 , 虚拟人商业化才能迎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
3先入场再说
尽管虚拟人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 但是市场已经一片火热 。除了百度、网易、腾讯等互联网大公司在蓄力布局 , 一些具备CG美术能力的影视、游戏公司也跟随入场 。
导演李方也是被迫拉进这个风口的人 。他刚发了个朋友圈嘲讽元宇宙 , 第二天就被公司投资人要求也做个像柳夜熙一样的账号出来 , 为人物拍科幻短片 。
通知下达得很匆忙 。投资人看到中文在线——一家网文公司搭上了元宇宙的概念 , 股价飙升 , 所以想让子公司也入局 。“就算这是元宇宙的泡沫 , 我们也要在泡沫中获利 。”这位投资人说 。
两周时间内 , 李方搜罗了几十部国内外科幻电影 , 写出了几个虚拟人的故事 。故事里 , 虚拟人和真实人类生活在一起 , 而真实人在死亡之后 , 意识可以上传到云端 , 成为虚拟人 。很显然 , 李方笔下的这些故事 , 距离当下虚拟人的发展现状还很远 。
元宇宙概念走红了后 , 网络上出现了大批虚拟人 。一时之间 , 似乎“万物皆可虚拟人” 。真人出镜拍个视频 , 将面部换脸成CG人物形象 , 或是一个粗糙的动画人物 , 都可自称虚拟人 。
“我在这个行业大概十几年 , 认识很多业内高手 , 他们也是看到这个数字人行业兴起就加入 , 也做出了优秀的CG人物 , 但扔上去之后没有起色 。”Jesse说 , 建模的门槛较低 , 能建模的人才还是挺多的 , 但认真思考过数字人是什么 , 怎么做数字人产品的人还是比较少 。很多人完全是被动地跟随着去做 。
由于虚拟人目前只能注册形象商标 , 缺乏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 。如果形象被抄袭、被山寨 , 也并无有效手段应对 , Jesse称 。
燃麦科技表示 , 现在市场上的很多IP都称自己是数字人 , 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全球掌握了超写实数字人制作技术的团队还不多 , 整体产能有限 , 不能满足来自全球各地的制作需求 。
“国内市场上九成团队都是先把形象和概念造出来 。”蔡飞龙表示 , 打造超写实虚拟人的门槛非常高 , 需要大资本 , 或者团队技术积累很深厚 , 才能做这个事情 。“不然只能先做个壳 , 蹭个概念炒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