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珠海工厂关停,数码相机时代终结


佳能珠海工厂关停,数码相机时代终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又一家老牌相机企业工厂在中国宣告落幕 。
1月12日 , 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下称“佳能珠海”)发布公告称 , 由于全球相机市场急剧萎缩 , 加上疫情影响 , 公司经营面临空前困难 。总部正在集团整体经营架构进行调整 , 并决定终止公司生产 。
佳能珠海表示 , 将与工会及员工代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优待方案 , 努力提供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方案及人性化关怀 , 并将于协商达成一致的当日正式公布方案 。此外 , 佳能珠海还将成立专门组织 , 以解决员工的就业安置问题 , 提供同区域优质岗位 , 并组织筹备荣誉结业仪式 。

佳能珠海工厂关停,数码相机时代终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佳能珠海成立于1990年 , 主要承接佳能在中国的相机生产业务 , 产品包括镜片、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 。去年该公司发布的年报显示 , 佳能在中国共有五家制造公司 , 分别位于大连、苏州、中山、珠海和台湾地区 。在中国大陆 , 珠海是唯一一家生产相机的工厂 , 其他工厂主要生产打印机、复印机、复合机等 。
《财经》采访人员从一位佳能珠海供应商人士处获悉 , 佳能珠海宣布关停 , 不仅意味着佳能的相机产线将撤出中国大陆 , 也代表佳能的数码相机生产将大幅萎缩 。她说 , 佳能没有将低端数码相机产线向东南亚转移的计划 , “是砍线不是移线 。”《财经》采访人员致电佳能珠海 , 但无人回应 。
佳能珠海工厂的关停 , 是数码相机时代终结的缩影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TechnoSystemsResearch数据显示 , 2020年数码相机全球供货量仅为885万部 , 较上年减少了四成 。另一个数码相机巨头在2017年就宣布关停位于江苏无锡的相机生产子公司“尼康光学仪器” , 这家公司当时的主要产品就是数码相机 。
佳能作为数码相机界的霸主 , 占据了近半市场份额 。但霸主此时也要离场了 。
前述供应商人士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早在2016年前后 , 佳能珠海明显已表露出颓势 。她作为供应商最直观的感受是 , 巅峰时期的订单金额在100万元以上 , 后逐渐降至30万元 , 最后只剩10万元左右 。产线上的创新迭代也已非常缓慢 , 过去基本是一年两代产品 , 后演变为一年一代、两年一代 。
佳能珠海曾试图向日本总部申请开辟更有技术含量的微单及单反产线 , 但遭到拒绝 , 至今这类产品的主要产地依然在日本 。佳能珠海最终只承接了少量微单相机镜头的业务 , 但已经难以扭转局势 。
2019年后佳能珠海时任厂长曾严抓采购 , 控制成本 , 但此前将佳能视作香饽饽的供应商们已不愿再为此买单 , 有实力的工厂转接其他业务 , 周边小厂则选择关停 。
由于业务不景气 , 佳能珠海许多员工在2020年已陆续离职 , 在职员工在2022年元旦后也已停工 , 预计在春节前将被全部遣散 。
三十年河东 , 三十年河西 。佳能在进入中国的最初20年 , 还是如日中天的外资企业 。前述供应商回忆 , 当时为了争夺一张佳能的订单 , 供应商需要使出浑身解数 。在佳能珠海工厂周边 , 日语培训班一度火热 , 因为学好日语对于在公司内升职加薪很有优势 。
但2016年后智能手机产业的蓬勃发展 , 重挫以佳能为代表的数码相机产业 。财报显示 , 佳能净销售额已连续三年下滑 , 由2017年的4万亿日元下降至2020年的3.2万亿日元 , 经营利润也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跌 , 由2018年的3425亿日元跌至2020年的1105亿日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