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乘风破浪去远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名单

本文转自:未来网

喜报|《乘风破浪去远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名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乘风破浪去远洋

喜报|《乘风破浪去远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名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徐小龙/著
【喜报|《乘风破浪去远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名单】类别:自然科普

喜报|《乘风破浪去远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名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乘风破浪去远洋》的作者徐小龙是自然资源部“海洋科普进校园” 科普讲师 , 中国海洋学会研学工作委员会首席讲师 , 曾多次参与国家南极科学考察、大洋考察以及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科学考察 。
《乘风破浪去远洋》是一本不停地往外“蹦问题”的科普书 , 作者精心挑选了远洋科考中一些有趣的故事和难忘的经历写在了这本书里 , 从“抓娃娃”一样的常规大洋科考 , 到身穿“霸气装备”的我国第一台载人深潜器“蛟龙号” , 再到神秘的深海“臭屁城市”……
下面这些小问号
就是从这本书里蹦出来的
探秘深海世界
离不开大国重器
和优秀的科研人员
一起来了解一下~
长在海底的“烟囱”是什么?

喜报|《乘风破浪去远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名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深海里冒着烟的“烟囱”(“蛟龙号”自带摄像机拍摄)
在深海里有一些冒着烟的“烟囱” , 它们的形成和板块的碰撞有很大关系 。在海底板块碰撞区域 , 会形成的巨大隆起 , 科学家称它为“洋中脊” 。在洋中脊的活跃区域 , 地壳比较薄 , 下面裹着滚烫的熔岩 , 上面覆盖着冰冷的海水 , 但还到不了火山喷发的程度 。
一旦这些薄薄的地壳出现一些小裂缝 , 上面的海水就会灌入滚烫的熔岩 。被加热的海水 , 就像电热壶中沸腾的开水一样 , 咕噜咕噜地翻涌 , 又从裂缝中冲了出去 。沸腾的海水在熔岩里逛了一圈 , 返回深海时 , 带着大量地球内部的“特产” 。这些特产堆积在裂缝“喷口”周围 , 日积月累 , 越堆越多 , 慢慢就形成了一个个“烟囱” 。带着黑色“特产”的“喷口”周围形成了“黑烟囱”;带着白色“特产”的形成了“白烟囱” 。这里面的“特产”可多了 , 有金、银、铜、铁、硫、锌、铅、钴……

喜报|《乘风破浪去远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名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烟囱”形成示意图(来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蛟龙号”有哪些霸气装备?
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下海一趟至少要8小时 , 它不仅练就了超强的本领 , 也配上了多种霸气装备 , 来面对深海的黑暗 , 承受海水的压力:
“乾坤龙珠”
圆球形的载人舱 , 藏在“蛟龙”的肚子里 , 是“蛟龙”最宝贝的装备 。直径有2.1米 , 钛合金制成 , 耐高温、高压 , 而且很轻 。

喜报|《乘风破浪去远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名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脱掉救生衣的“蛟龙”露出了“乾坤龙珠”的真面目
“流光天眼”
“天眼”是“蛟龙”里的科考队员看外面的窗口 , 共3个 。3个窗户采用外大内小的构造 , 是为了进入深海以后 , 对抗巨大的海水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