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的世界

作者:黎荔

微粒的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你试过在午后的阳光之下默视书房中的浮尘飞舞吗?那根本不是窗外飘进来的外物 , 而是书本自身的自然崩解 。每一本书都不能避免风化还尘的命运 , 这个过程也许十分漫长 , 你却能凭着下午的一缕阳光 , 悠然放大其中的一瞬 , 意外洞察到书籍“尘归尘、土归土”的真相 。看着那些用心血凝结而成的书简 , 渐渐被岁月的尘埃掩埋 , 又渐渐被尘埃中的蠹鱼蚕食 , 岂不令人痛心疾首?当然 , 那在午后的阳光下 , 在窗前所看到的浮尘飞舞 , 应该不仅仅只是书本自身的风化崩解 , 也来自我们自身某一部分的脱落崩解 。我们身上的皮屑 , 以又薄又干的鳞片形式 , 从表皮的角质层不断的剥落 , 又不痛又不痒 , 无知又无觉 。居室的阴暗角落、地毯、床垫、枕头、沙发、空调、凉席、窗帘 , 到处都是我们脱落的皮屑 。据说我们每周蜕落的皮屑大约28克 , 相当于一包薯片重量 , 但却可以养活床上的300万只螨虫!想来 , 在微小生物螨虫眼里 , 我们人类新陈代谢的结果——皮屑 , 应该如同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弥天大雪 。

微粒的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什么当强光从门缝或窗户照射进来时 , 在光线的通道中 , 我们才能看到这漂浮着的许许多多的尘屑呢?这是因为 , 我们之所以能用肉眼识别物体 , 是因为这一物体与周围相比 , 或许明亮 , 或许暗淡 。当强烈的光照在漂浮的尘屑上时 , 光会出现明显的散射现象 , 使尘土颗粒与周围出现强烈的明暗对比 , 肉眼就能看见它们了 。而在一般情况下 , 尘屑也会使光散射 , 但这种散射较弱 , 会被周围的光抵消 , 所以我们就看不见空气中的尘屑了 。
我们得借助一道阳光形成的明暗对比 , 才能得以用肉眼的形式 , 窥见这个世界由无数微尘与微粒所构成的真相 。如同今天傍晚 , 夕阳挂在叶子纷落的梧桐树梢上 , 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 , 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 , 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 。整个小区 , 黄澄澄、亮晶晶 , 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 。天上云霞更美 , 空气的每一个粒子 , 都染上了颜色 , 跳跃着 , 流动着 , 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 。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 , 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 。可是 , 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 。这种黄 , 像秋叶一般的冷艳 , 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 。整个大地 , 整个天空 , 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我眼前的夕阳世界 , 宛如一个活的机体 , 直接从会生长的无数色彩颗粒中出生 , 充分成长一阵以后 , 接着就老了 。受光线和寒意的侵蚀 , 泛黄 , 转暗 , 蒙上了一层蓝色影调 , 变得疲乏不堪 , 于是夕阳世界消失了 , 而另一个淡银幽蓝的夜晚世界 , 从难以观测的无数暗色颗料中慢慢生长了出来……
【微粒的世界】
微粒的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物理学家已经证明 , 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固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有着不同的振动频率 , 粒子的振动使我们的世界表现成目前的样子 。我们的人身也是如此 。科学家已经测量过人在不同的体格和精神状态下身体的振动频率 , 在某种频率上我们可以与万物的振动频率相联结 , 也就是共振 。我想这种人与万物的粒子纠缠与共振 , 应该就是所谓的灵魂吧?关于这一点 , 两千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有过相似的论述 。据赫拉克利特解释说 , 灵魂 , 是一种极细微的粒子组成的烟雾样的物质 , 这些粒子与以不同方式交融起来构成其他事物的粒子是同样的 , 它们质量最小 , 而且这些粒子 , 永远处在运动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