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含蓄比直白更动人( 二 )


让徐峥惊喜的是 , 《爱情神话》并没有因为文学性和艺术性而“曲高和寡” , 而是有着浓郁的烟火气 , 有大量的生活细节、生活场景 , “而且跟上海这个城市贴合得非常亲切 , 包括我们选择的场景 , 正好重叠了我自己在上海的生活区 , 让我感到非常亲切 。我觉得很少能够碰到一个戏 , 能够具有这么真实的生活质感 。”
徐峥惊叹于邵艺辉的观察能力 , “我不太敢相信我们的导演竟然不是一个上海人 , 她只是在上海生活过几年 , 上海很多元素被她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 , 我觉得这也是她的一种才华 。我看剧本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故事很特别 , 导演捕捉到了很多我作为上海人已经忽略掉的一些细节 。”
尽管邵艺辉是90后 , 但徐峥称赞她通透“想得很明白” , “她首先是一个文艺青年 , 挺温柔的 , 爱好文学 , 爱好绘画、美术 。她推荐的几个画家 , 我觉得都很有趣 , 她给我看她选的诗 , 她选的音乐 , 我觉得她很有自己的品位 。”
此外 , 邵艺辉对人的观察能力也让徐峥印象深刻:“她的观察力非常敏锐 , 也善于捕捉生活 。她有非常独立的意识 , 就像片中的几位女性 。”
对于《爱情神话》 , 邵艺辉自己也说:“我不觉得女性电影一定是大女主 , 也不想女性成为被凝视的对象 。同时 , 我不想物化男性与女性的任意一方 , 他们都是掌握自己人生的人 。我不想拔高 , 也不想把女性神性化 。所以 , 电影会以老白的男性视角切入 , 也希望电影能够让男性接受 。只有女性更自由 , 男性才会更轻松 。女性的自我成长 , 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 自己对自己负责 。”
而在拍摄时 , 徐峥说邵艺辉非常“护本” , “因为她自己是编剧 , 所以她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抠 , 是对文字非常较真的一个人 。”
方言表演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也是本来应该有的一种方式
作为监制 , 徐峥对于《爱情神话》的剧本创作做了哪些调整?徐峥称赞剧本本身比较完整 , 所以 , 他们只是在拍摄的时候 , 做了一些台词方面的调整 。此外 , 针对人物在戏当中的主线 , 做了一些微调 , 结尾也做了一些处理 。
因为对白中使用了很多上海话 , 所以演员选择上首先就要求能说得一口上海话 , 徐峥说:“我觉得选对演员其实是很重要的 , 演员选对了 , 这个角色就成就了一半 。我们希望演员能够在戏里面达到你分不清楚是角色还是他本人那样的一种程度 。”
但是 , 《爱情神话》又不是一部纯粹的沪语电影 , 片中人物经常是说着说着上海话就加入了普通话 , 对此 ,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马伊琍显然有“发言权” 。马伊琍在片中扮演李小姐 , 她说:“其实我们是特意把一些词用普通话来表达 , 因为我们拍的是当下时代的上海 。我的成长过程当中 , 和同龄人交往 , 都是普通话跟上海话夹杂着来的 。因为有一些新兴语言 , 用上海话没有办法讲 , 我们会用普通话讲 ,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组合 。”
上海人徐峥也认可这一观点 , “因为有一些现代的语言已经不是过去的上海话能够承载的 , 有些话拿上海话可以说 , 有些话上海话已经翻译不过来了 , 很难讲 。所以有一些地方我们会做一些调整 , 让语言能够顺畅一些 。”
也因此 , 几位演员在现场经常是逐字逐句地走戏 , 修改一些比较拗口的上海话 , 徐峥说:“我们每天都在做这种事情 , 比如 , 片中扮演的老白是个杂家 , ‘杂家’这个词 , 上海话就很难讲 , 蛮难念的 , 念出来以后会以为是另外两个字 。如果说‘我又不是什么画家 , 我是杂家’当中要夹杂两个普通话 , 我就改成‘我又不是画家 , 冒充什么策展人’ , 拿上海话来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