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爱情与罗曼蒂克消亡史( 二 )


《“炼”爱》虽然是关于女性题材的纪录片 , 但影片本身并没有拿女性主义、“剩女”相关概念来阐述观点——虽然它们仍然在暗处支配着影片的叙事 。电影更多在强调每一位女性对于爱的看法 , 导演把重心放在对于爱情观的表达 , 回避了女性在婚恋关系中遭遇的不公 , 故事也很少触及相亲时女性所可能遭遇到的男性凝视、压迫、骚扰等相关问题 。但也许这是院线纪录片和独立纪录片的不同 , 它为了商业价值而顾虑良多 , 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甜美温馨的画面 。导演也许是为了让影片传达的价值观更为温和 , 它的思想性和深刻性却因此被削弱了 。
导演说:“《“炼”爱》里没有植入我个人的爱情观 , 我也没有做婚恋观的定义者 。影片中有人向往爱情 , 有人看重事业 , 有人坚信从一而终 , 但要抛开片子问我自己 , 我依然认为相信爱情不是传统老套 , 而是在当今多元婚恋观中的一种坚守 , 一种理想主义!”但是 , 也许观众从这部影片中所看到的并非仅仅是恋爱观的差异 , 有的网友说 , 他从中看到的是阶层问题 。
爱情理想主义是美好的 , 但如果我们要在影片中深入地谈论爱情的话 , 仍然要分析恋爱背后的各种结构性要素 。很多以温柔态度说出的话语 , 其背后可能暗含着各种经济学 。有人说 , 恋爱如同议价 , 很多恋爱的失败就是价格没有谈拢而已 。这当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爱情 , 但这往往又是浑浊现实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不在社会结构中以更彻底的现实主义精神去做分析 , 那么就很难获得对于当下社会和人们心灵结构的更为切实的理解 。
本片以多位被访者同时作为影片主人公的做法 , 可以增加田野调查的取样 , 因此可以增加对于这个社会和时代的概括力 , 但在当下院线的习惯片长下——本片97分钟——也会有一个弊端 , 它会形成一种浮光掠影的感觉 。如果我们跟拍的对象更少 , 更持久和更专注地去关注一个人 , 也许我们会获得更深刻的素材 。当然这都是一种假设 。但的确有人评价道:“感觉这部片子不太能代表三十上下的女性对爱和婚姻的思考 , 不知是否和所选人物自身对婚恋问题没有太多成熟思考有关 , 一部电影只有表象的串联 , 还是太浅了 。”
【冶炼爱情与罗曼蒂克消亡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喜欢这部影片 , 说明它仍然是富有吸引力的 。这些年轻女性的生活和一颦一笑本身 , 就是时代的表情 。影片也许有一些清浅 , 但仍能折射出诸多社会问题 。一个新的时代对于人的生活形态和性格塑造形成了剧烈的影响 , 但我们仍然追问:一个低爱欲社会是如何产生的?今日生活果真就是罗曼蒂克消亡史吗?我们如何找到新的方式去和别人互动、联结?而影片中出现的那些人物形象 , 其背后所蕴藏的内涵 , 远比我们所有人的想象都要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