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科幻神剧,看完头皮发麻( 二 )


故事氤氲出一种独特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诡谲 , 一座孤城般的公司 , 一座终日被白雪遮蔽的小镇 , 几个散落在各处的孤独的人 。卢蒙公司看起来一切都好 , 熨帖又稳妥 , 但似乎总缺少些什么?缺少什么呢?自由 , 自主 , 以及对于所有事、所有人的来龙去脉的交代 。换句话说 , 这里像个隔绝舱 , 每个人都没有来由 , 没有去处 , 所做的事情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 , 他们的头脑中像被突然植入了一组代码 , 如提线木偶般完成眼下的事 , 换取一块巧克力 , 几块糕点 , 一张象征荣誉的照片 , 似乎这就是最值得争取的事 。他们像是猴子和白鼠 , 在迷宫与转轮里奔突 , 总被看不见的眼睛盯着 。
工作与生活的内外两个世界 , 原本一直稳定 , 直到新到来的Helly R决定冲出这个公司 , 结束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 。于是 , 困境出现了 。这是一个极其典型的黑色幽默般的困局——如果你想从卢蒙离职 , 就需要外部的你掌握这个想法 , 做出这个决定 , 不然 , 这就无法成立 , 外部的你只会一直保持每天上班、回家的无限循环 。而卢蒙有着严格的安检制度 , 离开的时候 , 身上不可能藏有文字 , 也就是说 , 任何一个接受分离手术的人都无法做到自己与自己“里应外合” 。这是经典的“22条军规”般的魔咒 , 也犹如那个令人绝望的假设:如果一个人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 如何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 。从这个角度去讲 , 卢蒙几乎就是边沁的环形监狱与《1984》的老大哥的杂交升维版 , 只是换上了现代和温馨的环境 , 但却随时泄露出更原始的凶恶 。那些古老的监视办法都来自于外部 , 而现在的监视直接嵌于大脑内部 。
说到底 , 这一类敌托邦设定中唤起反抗决心和勇气的缘由都是爱 。在这个故事里 , 有Irving的同性之爱 , 有Dylan对孩子的父子之爱 , 也有Mark对亡妻的追忆……所有这一切凝聚成代表人性温度的一端 , 而与之对立的则是公司里那些高管对卢蒙体系的信仰 , 炽烈和冰冷 , 柔情与刚硬 , 二者构成了不可避免的对决 。
惊悚科幻神剧,看完头皮发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生切割术》之所以被剧迷奉为久未见到的封神之作 , 一方面在于其坚持反乌托邦经典配方的同时又萃取出崭新味道 , 另一方面 , 则是因为这部剧中暗藏着无数细小的“梗” , 初看从未觉察出什么 , 而走到最后一集 , 才猛然发现 , 前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暗藏深意 。公司的俯瞰图犹如人类大脑的切片;Irving在工作时出现的黑色粘稠液体的幻觉是“外部自己”绘画的颜料;卢蒙强调的九大核心价值与四种脾气秉性对应着公司里的各种设置……这些谜题一个勾连一个 , 似乎无穷无尽 , 成为一场挑逗剧迷参与的解谜盛宴 , 到处是明显的象征与隐秘的指涉 , 让人惊骇地回想起某个久远的细节或者感到一阵脊背发凉 。
这个故事由AppleTV出品 , 导演是以喜剧出名的本·斯蒂勒 , 但他曾经导演过一部扎实的现实题材美剧《逃离丹尼莫拉》 , 而另一位导演伊费·麦卡德尔则参与过剧版的《美丽新世界》 , 这一次他们将现实与飞升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
乔治·奥威尔在《让叶兰继续飘荡》中写道 , “摩西的十诫被缩短成了两条 , 一条是‘汝等应当挣钱’ , 而另一条是‘汝等不可失业’ 。”某种程度上讲 , 这成了解释《人生切割术》的一句谶语 , 当然 , 这部剧里的公司已经脱离了金钱和利润 , 上升为一种隐喻 。这个故事并不瞄准政治 , 但用公司这个概念对准了一切系统、机构和体制性的权力机制 , 完成了一场冷峻的审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