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文学的日常》导演王圣志:那些贴地飞翔的时刻( 五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双雪涛(右)与史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双雪涛
澎湃新闻:之前更多观众熟悉你 , 是因为《早餐中国》这样的生活类纪录片 , 拍早餐、美食 , 和拍作家、文学 , 会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通的地方?
王圣志:还没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想的 , 《早餐中国》也特别强调“贴地飞翔” , 早餐店的老板日复一日地辛苦 , 但生活总有美好的那一面 , 比如放一首老板们最喜欢的歌 。我试图从普通生活里抽取出诗意 , 让人感到这个世界还是值得活下去的 。
那么《文学的日常》是什么呢 , 它其实是借助作家的诗意跟做梦的能力去破解日常 。我在《文学的日常》里从来不聊创作的事 , 比如虚构与纪实 , 人物形象塑造等等 , 不聊这些 。作家的日常生活和世俗性才是我看中的 。这两类节目 , 一个是从地面找出往天空飞的事 , 一个是从天空往地面带 , 方向不一样 , 但始终是在思考——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活着 。
澎湃新闻:《中国这么美》里也有这个点 。
王圣志:对 , 其实我这几部作品拍的是一个东西 , 就是普通人的世俗生活 。文学跟普通人有关 , 摇滚或者民谣跟普通人有关 , 早餐更是直接了 。不管面对作家还是音乐人 , 我都想把他们往世俗生活里带 。我举个例子 , 毕飞宇的《推拿》写到了一个盲人 , 叫泰来 , 他失恋了 , 毕飞宇就写他一直唱歌 , 把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流行歌都唱了一遍 , 唱完以后他就好了 , 能去上班了 。可见流行歌里或者说音乐里也有许多跟普罗大众紧密相关的东西 。但凡世俗生活 , 都是我看重的 。
澎湃新闻:坦白说比起《早餐中国》 , 《文学的日常》的受众群是不是小了?
王圣志:《文学的日常》第一季播出后我就挺乐观了 。一开始 , 我确实觉得恐怕没人看 , 结果播出后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 世界上爱看书的人还在 , 在意心灵世界的人还在 , 只是不在面上 , 在每个角落里 。我现在觉得人还是需要作家的 , 需要心灵的沟通 , 不管时代进步到哪里 , 哪怕6G、7G、8G……但是父亲还是父亲 , 儿子还是儿子 , 日常生活里总有一些恒久不变的存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洱(左)与张清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洱
澎湃新闻:你是中文系出身 , 目睹了中国文学从1980年代至今的变化 。在你的观察里 , 文学的社会位置是否有一个从主流到边缘的过程?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过程?
王圣志:确实 , 但我首先觉得1980年代显然是不正常的 , 那时候作家发表一篇小说就可以成为全民偶像 , 这对文学来说未必是好事 。1980年代的很多小说 , 现在回头看不少是看不下去的 。我觉得现在反而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境况:作家做自己该做的事 , 然后影响一批该有的人 。谁需要安顿精神世界 , 谁需要收获心灵抚慰 , 自然就能找到 。你要所有人都喜欢 , 也没必要 , 只要坚持个人的创作就好了 。
澎湃新闻:你觉得今天文学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的手段远胜祁同伟
- 恋爱中总说“随便”引热议,《非诚勿扰》:好的爱情从好好表达开始
- 《大唐狄公案》原著书迷直呼:还原度满分,是我想象的那个画面
- 《向往的生活》一本书跟随张艺兴两季,什么书值得他爱不释手?
- 刘亦菲和陈晓的新戏《梦华录》上映?没有直播就是因为这两个理由
- 离开《回声嘹亮》,央视主持人李思思何去何从?
- 《人民的名义》祁同伟为何想当副省长,到底有什么好处?
- 《大明王朝1566》冯保讨好嘉靖失败,引得太监尔虞我诈
- 《且试天下》开播,杨洋被吐槽油腻,赵露思小圆脸不符合人设
- 《向往6》新一季播出,张子枫再露“小心机”,嘉宾透露有刘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