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拍出《迁徙的鸟》和《海洋》的雅克·贝汉去世了( 二 )
相比于艺术构思 , 纪录片制作更需要一种工匠精神 , 尤其是极为考验耐心的自然类纪录片 , 总是伴随着无尽的寻找、漫长的等待和无穷的技术问题 。曾留学法国、并多年研究法国电影的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张献民觉得 , 雅克·贝汉和一批幕后工作者的工匠精神是最值得称道的 。比如有一对夫妻 , 在自家后院研究了好几年 , 研发出可以收录鸟儿喘息声的设备 。拍摄团队还在德国一家风洞实验室做了一年试验 , 只为研究鸟儿的飞行 。“动物你拍着就是拍着 , 拍不着就是拍不着 , 这很简单 , 就是匠人精神 。”张献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拍摄《迁徙的鸟》花了4年时间 , 前后600多人参与 , 拍摄队伍有400多人 , 往来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景 , 以4000多万美元成本 , 拍出460多公里的胶片长度 。而所有旁白和字幕 , 加起来不超过40句 。“鸟儿飞翔五千公里 , 穿越雷电风暴 , 却不自我炫耀 。”雅克·贝汉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 鸟儿从来不说什么 , 它们只是坚持去飞 , 人要向动物学习 。这正如他的工作方式 。
以这些美轮美奂又难得一见的画面 , 雅克·贝汉将人们吸引到影院 , 这对于纪录片来说并不容易 。他的作品一直代表着纪录片票房的天花板 , 《迁徙的鸟》在20年前就获得了1亿美元票房 , 《海洋》在中国上映时 , 也以近3000万元创造了当时中国院线纪录片票房纪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海洋》拍摄现场 。
老欧洲的冒险精神
雅克·贝汉对自然的兴趣 , 最直接的起源是他1989年担任制片的《猴族》 , 那部电影标志着动物电影在法国的崛起 , 也为他开启了事业和人生的第二阶段 。在前一个阶段 , 他轻而易举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1941年 , 他生于法国一个演艺世家 , 父亲是剧院导演 , 母亲是演员 。他早早地进入电影行业 , 25岁时就凭借《半个男人》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影帝 。之后 , 他转型制片人、出品人也顺风顺水 , 两度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杯 。
将近60岁的时候 , 他全面转向自然纪录片 , 制作了被称为“天·地·人”三部曲的《微观世界》《喜玛拉雅》和《迁徙的鸟》 , 以及《海洋》和《地球四季》 , 并在后三部中亲自担任导演 。关于这次转向 , 他归结为对人类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反思 , 以及对环境破坏的忧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地球四季》剧照 。
但如果往前追溯 , 这份热情或许在1982年的剧情片《海上惊魂》中就有迹可循 , 他担任制片人和主演的这部影片 , 讲述了一个单人帆船航海的冒险之旅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张献民觉得 , 雅克·贝汉性格中最明显的特征 , 正是老欧洲的冒险精神 , 是人面对自然时本能的兴奋 。这种冒险精神指引他携带摄像机上天入地 , 拍下天空、深海、大地、雪山上鲜为人知的故事 。
对环境和物种的关注 , 也赋予了他知识分子式的气质 。他曾经谈及电影界的封闭 , 希望对更广阔的世界抱以关怀 , 并始终坚持着不僭越艺术家的身份 。他认为同样很有影响的自然纪录片、上映于2009年的《海豚湾》是一部新闻报道式的作品 , 毫不隐晦地输出观点 。而他自己的纪录片是真正的电影 , 区别在于 , 电影会让一百个人产生一百种观点 。
- 《祝你平安》的孙悦,你了解多少?
- 《饥饿游戏》前传电影《鸣鸟与蛇之歌》2023年上映
- 《甄嬛传》淳贵人侍寝时,为什么说“小家子气”?
- 再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发现小巴蛇少辛的婚恋观真的很正!
- 全国4月票房5.6亿 《神奇动物3》领跑
- 《白发》容乐和无忧同上朝堂,正式册封王妃
- 阔别5年,《花儿与少年》要回来了
- 《甄嬛传》华妃和端妃的恩怨纠葛,为什么皇帝不惩治端妃?
- 乔家的儿女:乔四美对戚成钢的原谅里,藏着一次次自我欺骗!
- 人世间:善良需要底线,郑娟夫妇将房子给于虹,是否有些失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