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下半场”,要听用户说怎么玩( 二 )


她拿自己公司的一款婴儿恒温睡袋举例 , 正是看到宝妈们在小红书上透露的焦虑——传统婴儿睡袋不能判断小孩穿着睡觉时温度的高低 , 容易引起出汗或感冒 。所以 , bebebus萌生把睡袋“恒温”可视化的想法 , 基于老品类做了细分创新 , 采用特殊材料 , 在睡袋上“植入”感温条 , 在这个品类满足功能性为首要前提下 , 又在颜值上进行了提升 。产品上市后 , 取得日销量超300件 , 月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 好评率达99%的佳绩 。
这个过程中 , 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提炼出真正的用户需求是关键 , bebebus采取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 , 在小红书洞察用户需求后 , 先在公司内部妈妈群体进行痛点验证 , 排除“伪需求” , 并让她们做产品测试 , 反馈调整;
第二步 , 在自己品牌的忠实用户中 , 进行大面积地产品试用 , 进而再次优化产品;
第三步 , 产品量产前 , 在小红书上找到宝妈群体KOL进行“灰度测试” , 获得预期市场反馈后 , 再进行大面积市场投放 。
不管是bebebus婴童车 , 还是安全座椅 , 都是遵循类似的新品研发流程 , 判断是否符合用户变化的需求 , 而每个品类的推新时间周期会有所不同 , 中间也会淘汰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 。
无独有偶 , 定位于00后“少女彩妆”品牌花知晓 , 曾因一款腮红爆款破圈 , 但在该产品迭代创新时 , 创始人包子犯了难 , “我们做美妆的很痛苦 , 传统品类升级如果只靠总结过往的方式去做 , 升级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对消费者有冲击力 。所以 , 我们的策略是新品调研时 , 关注其话题度 , 跟KOL充分讨论 , 看她们的推荐意愿 。”
但路径验证并非一帆风顺 。包子举例 , 去年双11前 , 花知晓对腮红类目进行SKU的细分创新 , 把更有新鲜感、冲击力的蓝色与粉色搭配在一起 , 做“组合提亮” , 产品拿给KOL评测后、收到惊艳反馈 。于是 , 双11期间花知晓花了不少力气推新品“腮蓝” 。但是 , 因为腮蓝中有机色粉不稳定 , 产品出现了褪色问题 。这一突发事件产生了负面影响 , 他们随即及时做出产品下架的决定、迭代完善后重新上市并补偿消费者 。事后 , 花知晓在小红书上通过官方账号坦诚复盘 , 真诚面对的态度和调优后的腮蓝产品重新赢得了消费者认可 , 终于一举带动了腮蓝风潮的流行 。
事实上 , 在小红书这样的平台 , 每天都有“日更”的海量内容产生 , 如果新锐品牌创始人能抓住用户需求、踩准潮流趋势 , 乘趋势而起创造新的潮流便就有了确定性 。
2020年初 , 小红书上流行着韩国的“400次咖啡”的做法 , 永璞咖啡创始人铁皮叔叔从中嗅到了居家奶泡咖啡的消费趋势 , 于是开发了自有品牌“电动打奶泡器” , 它精准抓住了消费者“既要也要”的产品需求 , 作为一个品牌“赠品”成功撬动了品牌咖啡千万级的销量 。
铁皮叔叔认为 , “永璞之所以能快速地发展 , 准确判断未来市场需求 , 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重视跟用户的沟通 , 能听到用户真实的声音 , 获取创新性启发 。而小红书就是一个有品质且能触达用户真实需求的平台 。”
“从用户中来 , 到用户中去” , 不仅体现着一个品牌持续创新的姿态 , 更能零距离响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 做出更具生命力的产品 , 在同质化“内卷”中脱颖而出 。这也是邀请用户参与品牌共创的重要环节 , 可以为品牌加强消费者关系助力 。
新消费“下半场”,要听用户说怎么玩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