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青海地震,以高效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_本文原题是:云南、青海地震,以高效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新京报快评

云南、青海地震,以高效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文章图片
▲5月22日凌晨,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玛沁县,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的学生在操场避险 。图片来源:新华社 。

5月21日晚到5月22日凌晨,云南、青海两地发生多次地震,牵动人心 。
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已致多人死伤 。5月22日2时4分,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附近发生7.4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目前已报告数人受轻微伤 。
两地几乎同时发生地震,时间间隔之短、震级之高,为近年来所罕见 。但地震发生后,应急响应系统迅速运转 。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连夜派出工作组赴云南和青海,指导协助地方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工作 。目前,云南省减灾委启动二级应急响应、青海启动重大地震灾害Ⅱ级应急响应 。
相关救援力量也第一时间到达,云南漾濞县城所在地的2.1万名群众已有序撤离到指定的3个应急避难点;青海果洛州消防救援支队全勤指挥部及轻型地震救援队已赶赴现场……
不仅如此,此次地震的预警和灾情信息发布也堪称高效 。据中国地震预警网大陆地震预警中心发布的消息显示,预警系统提前74秒-83秒向昆明发出了预警,提前3秒-4秒向大理市发出了预警 。震中附近云南、四川地区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的手机、电视、“大喇叭”等也都发出预警 。移动互联时代这种预警信息的精准“下沉”,为民众紧急避险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
5月22日上午,青海、云南两地都举行了专门的新闻发布会,媒体也快速跟进,乃至短时间内就有了现场直播 。这些都立体呈现了灾区情况,为提高应急救援效率提供了信息基础 。
目前来看,尽管两地的地震都发生在深夜和凌晨,但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都实现了高效、有序运转,体现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的成熟 。而当地政府一系列及时有力的宣传教育、动员组织,加上民众积极配合,也让这次地震中的应急能力有了整体提升 。这无疑对地震带来的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给了民众一份安全感 。
云南、青海地震,以高效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文章图片
▲云南地震发生后,消防官兵第一时间出发参与救援 。图片来源:云南消防官方微博视频截图 。

救灾和灾情核实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不过,结合此次地震发生的特点来看,后续的救援安置,以及防范次生灾害等方面,还需要克服较多困难 。
首先,两地地震都发生在高原地区,气候变化较大 。据@中国天气发布的消息,5月22日上午,玛多县有雨夹雪,最高气温只有4~7℃,震区需注意防范雨夹雪和低温天气对救援安置等工作的不利影响 。而大理州5月24日开始有阵雨,也需注意降雨引起的道路能见度下降以及道路湿滑 。尤其当前又正值汛期,对于可能面临的极端天气等影响,也需有充分预案 。
此外,由于震中距城镇较远,虽降低了对人员的伤害,但地广人稀的特点也对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本地救援力量可能存在不足,还需要注意避免留下救援盲区 。而地震影响较大的区域多在农村地区,且不少是牧区,房屋的抗震能力相对不足,或也加大了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加之余震频繁,以及当前仍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这些因素都需要在后续的救援和安置中予以重视 。
就在前些天,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在四川开展了抗震救灾演习,目的就是推动各地完善应急准备,增强应急救援的合力和效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促进提升现代化抗震救灾能力水平 。在此次两地发生的地震中,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的高效、有序运转,也证明了这种演习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