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峰爆》 朱一龙: 一个多月每天挂在悬崖上淋雨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黄靖斐
采访人员:这个故事让您产生哪些触动?
朱一龙:这部电影会给大家带来无限的力量 , 无限的温暖 。接到邀约的时候 , 第一反应还挺兴奋的 , 这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题材 , 讲老铁道兵、中国铁建 , 还有非常深刻的父子情 。真正进入这部戏之后 , 再去体验生活 , 参观老铁道兵的纪念馆 , 就有更多的东西留在心里 。
【拍摄《峰爆》 朱一龙: 一个多月每天挂在悬崖上淋雨】采访人员:“小洪”有很多的动作戏份 , 对你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吗?
朱一龙:我觉得现在这个年龄还可以去拼一下 。飞车戏、空中作业、攀岩 , 都是第一次尝试 。将近有一个多月 , 一直是每天挂在悬崖上淋着雨拍戏 , 感觉每天都是湿透的 。记不住多少天是湿的 , 只能记住多少天是不湿的 , 因为不湿的戏份比较少 。这部戏拍完 , 我对攀岩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 并且想坚持下去 。
除了有很多需要在实景里拍摄的动作戏份外 , 在完成动作戏的同时 , 还需要非常饱满的情感 , 去处理细腻的父子情 , 戏剧性很强 。真正爬在上面 , 2月份瀑布的水冲在身上 , 会丧失很多行动能力 , 克服这一点其实真的还挺难的 。
采访人员:地下救援的拍摄有哪些局限?
朱一龙:《峰爆》是一个苦中作乐的剧作 。地下救援的部分环境非常的狭窄 , 机位的选择非常有限 , 演员其实更多的时候要去配合摄影机 , 演员手上的手电筒变成非常重要的光源 , 大家充当彼此的灯光 。我跟黄老师对手戏时 , 不光在表演的部分需要真实 , 手上的动作还得保持 , 给对方打出一个尽量好的光 。当镜头摇到哪儿的时候 , 你的光要从哪个角度进 , 镜头语言是要表达什么 , 很多时候都要提前预练 。在溶洞里拍摄了很长一段时间 , 实景带来的震撼程度真的和在棚里不一样 。
拍摄《峰爆》 朱一龙: 一个多月每天挂在悬崖上淋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这个角色身上有怎样的特质 , 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朱一龙:我在《峰爆》饰演的角色叫洪翼舟 , 他是一个爆破研究室主任 , 是一个很专业 , 会给身边人带来安全感的人 , 但他内心也有比较脆弱的一面 , 有自己耿耿于怀的事情 。我跟他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有坚韧的一面 。
在进组之前 , 就中国铁道兵的纪念馆去参观 , 了解当年的故事 。纪念馆带来的视觉上的震撼 , 不设身去经历是很难想象的到的 。看到很多老铁道兵建造铁路的照片 , 可能每一刻都是在经历生与死 , 对我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 。进组之后 , 去真正的工地、隧道体验生活 , 跟真正的中铁建人交谈 , 收集了很多素材 , 也时时被他们感动着 。
除了铁道兵精神以外 , 对于小洪和老洪这对父子之间的相处模式 , 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十二局采风时 , 就见到一对父子 , 父亲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地当总工 , 过年过节很少回家 , 父子之间是产生隔阂的 , 也是在孩子长大之后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之后冰释前嫌 , 达到和解 。跟实际的人物接触 , 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 内心有了基石 。当父亲跟我讲述他们的生活时 , 非常和蔼可亲 , 儿子一进来 , 父亲的威严马上就出来了 , 整个气质和气场都不一样 。
采访人员:在您看来 , 老洪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朱一龙:老洪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军人代表 , 虽然已经退伍 , 但是他身上无时无刻都体现着军人的责任感与威严 。小洪从小对父亲为了大家舍弃小家的行为不理解 , 但他一直追寻着老洪的足迹 , 进入了中铁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