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之秋”首部“精品剧目”亮相 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分享幕后故事

9月17日晚 , 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的导演徐俊、音乐总监金培达、词作者梁芒 , 与主演郑棋元、何亮辰一起亮相位于龙湖滨江天街的成都国际剧院 , 在《赵氏孤儿》成都站主创见面会上分享了这部剧的幕后故事 。9月18日-19日 , 该剧将作为第27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精品剧目展演”的首部作品亮相成都城市音乐厅 。
“蓉城之秋”首部“精品剧目”亮相 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分享幕后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取材于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原著《赵氏孤儿》 , 基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詹姆斯·芬顿同名话剧本改编 。曾执导原创音乐剧《白蛇惊变》的导演徐俊 , 此次邀请中国香港著名作曲家金培达、中国香港著名设计师张叔平等文艺界人士共同参与音乐剧《赵氏孤儿》的创作 , 在抽象而充满哲学感的舞台上 , 重新演绎了这部中国传奇 。
“蓉城之秋”首部“精品剧目”亮相 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分享幕后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一直以来被各种艺术形式演绎 , 但音乐剧还没人做 。我们感觉有这个使命 , 在当下用音乐剧去诠释这部作品 。”多年来扎根原创、执著讲中国故事的导演徐俊说 , “《赵氏孤儿》有属于我们的风骨、信仰与境界 。在爱与复仇的母题下 , 我们仰望崇高 , 也要凝视深渊 。”谈及改编 , 徐俊坦言 , 创作之初一度找不到突破口 , “纪君祥在这部作品里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程婴主动献出自己的儿子 , 亲子岂可死?赵氏孤儿杀了屠岸贾 , 养父岂可杀?这两个关乎社会伦理的问题如何在我们这部音乐剧中得到合理的解答?”
“蓉城之秋”首部“精品剧目”亮相 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分享幕后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直到2017年 , 他赴英国学习 , 在英国诗人、剧作家詹姆斯·芬顿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所改写的话剧剧本《赵氏孤儿》中 , 他找到了突破口 。在芬顿的设定中 , 故事尾声 , 程婴死去的亲生儿子以灵魂的方式出现 。这成为徐俊眼中的点睛之笔 , 他以此为灵感 , 在自己的创作中设定了程子灵魂这一贯穿全剧的重要角色 。“程婴的孩子千百年来只是舞台上的‘工具人’ , 但这次他终于站了起来 , 可以向父亲发起灵魂拷问 。”他说 , 芬顿做了一个令人兴奋的解读 , 照亮了故事中黯然的角落 。在尊重东方、尊重原著的基础上 , 让赵氏孤儿有了现代观照 。
“蓉城之秋”首部“精品剧目”亮相 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分享幕后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曲金培达在音乐中不断强调人物在“选择”瞬间的内心之思、之感:呐喊或无奈 , 冤屈或不甘 , 忿懑或痛楚 , 迷惑或释然 , 转瞬即逝的圆满与永恒的安宁 。填入梁芒字字扣心的歌词 , 透过演员的表演 , 声声锥心 , 句句动情 , 细腻与磅礴相融 , 悲情与宏大交织 , 无数次让人潸然泪下 。“音乐交给演员后就要任其理解 , 任其发挥 。”金培达分享到 , 比如屠岸谷的“快杀我吧 , 我害怕” , “原本表现的是一个人死到临头的软弱 , 但明道理解中的屠岸谷不会真正害怕 , 所以他用比较强势的方法演绎” 。金培达说 , 对剧本的不同理解和演绎也正是戏剧的乐趣之一 。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采访人员 孔维睿 实习采访人员 卢星宇 主办方供图 编辑 王鹃 校对 王戬
【“蓉城之秋”首部“精品剧目”亮相 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分享幕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