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中国再度迎来载人航天飞行!( 二 )


今天,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简历也正式公布 。其中担任指令长的特级航天员聂海胜,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曾参与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特级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二级航天员汤洪波则是首次飞行 。
为确保万无一失,本次飞行任务还设了3名备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业内人士介绍,包括备份航天员在内,全体任务执行人员均扎实开展了地面训练和任务准备,单人训练时长超过6000学时 。
时隔五年,中国再度迎来载人航天飞行!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汤洪波(左) 。图源:新华社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复杂、难度最大、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 。回顾来路,可以看到中国航天的坚实脚步——
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确立,第一步发展载人飞船,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
2003年10月,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在21小时23分钟的时间里环绕地球飞行14圈、近60万公里,在人类“走出地球摇篮”的漫漫征途,刻下了属于中国人的数字;
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执行难度系数大幅增高的神六任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
2008年9月,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密切配合下,翟志刚完成首次太空出舱行走,在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上,实现了中国人与宇宙的第一次直接握手;
2012年6月,景海鹏、刘旺、刘洋踏入天宫一号,太空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之家”;
2013年6月,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圆满完成中国载人航天首次应用性飞行;
2016年11月,景海鹏、陈冬在太空完成33天中期驻留,为后续的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时隔五年,中国再度迎来载人航天飞行!
文章图片
中国空间站舱内景(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短短十余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如今,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三步走”战略即将迎来收官 。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自己的空间站?
从国力上说,建设和运营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从科技发展上讲,空间站可大规模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能极大促进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发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 。
而在终极目标上,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也将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重大贡献 。
在人类梦想的疆土,中国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
文/点苍居士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