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登陆火星三步走,中国科学家打算这么干

【文/观察者网赵挪亚】核热推进火箭、天梯、地球-火星经济圈......这些以往只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名词,已被纳入中国未来火星计划的蓝图 。
近日,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 2021)在俄罗斯召开 。受疫情影响,中方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 。
会议期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院长王小军发表了题为《载人火星探测航天运输系统》的演讲,除了介绍中国既往火星探测任务成就外,还透露了中国未来载人火星探测发展路线设想 。
从整体来看,这一设想分成三步:第一步是机器人火星探测,包括采样、基地选址和原位资源利用等 。第二步是初级载人探测,目的是载人火星着陆和基地建设;最后一步是航班化探测,并建立地球-火星经济圈 。
为了达成这一火星计划,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基本确定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航天运输系统的组成、特点、总体方案与设计参数 。与现有的航天运输系统相比,火星探测项目需要的运输系统更为复杂,运输器也将从化学推进转变为热核乃至核聚变推进 。
王小军在演讲中认为,载人火星探测航天运输的实现,还有着诸多技术难题,但他表示:“火星探测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走出地球摇篮,探索生命起源,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天问之旅已经启程,载人火星探测航天运输系统的研究更具挑战 。我们愿与国内外同行和伙伴们一道携手,共同实现人类走向深空,漫步火星的梦想 。”
载人登陆火星三步走,中国科学家打算这么干
文章图片
王小军在视频中为全球航天人士带来《载人火星探测航天运输系统》演讲视频截图(下同)
建立“地火经济圈”,中国计划分三步走
6月14至17日,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在俄罗斯召开 。受疫情影响,中方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为与会的各国航天专业人士和媒体带来演讲 。大会第二天,王小军作为中方代表,从航天运输和火箭科技的角度,讲述了中国探索火星的历史和未来 。
不过,媒体和专业人士更为关心的,是王小军在讲座中透露的中国未来在火星建立可持续基地,乃至地球-火星经济圈的计划 。如美国知名太空新闻专业网站“space.com”特别拎出这一计划,进行报道 。
载人登陆火星三步走,中国科学家打算这么干
文章图片
Space.com:中国想在火星上建立可持续的存在
王小军的演讲分成四个部分: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构架分析、载人火星探测发展路线设想、总体运输系统方案构想以及最后的关键技术难点 。
第一部分中,王小军表示,影响任务构架设计的因素有地火转移轨道类型、出发时间、出发点、推进技术、是否采用气动捕获等 。
他提出,合适的火星任务出发时间为2033年、2035年、2037年、2041年、2043年等,采用选择高椭圆轨道(HEO)的出发较为合适 。
推进技术方面,核热推进是目前载人火星探测方案设计的重要选择 。核聚变推进理论上具有更高比冲性能,需要理论和技术的突破,适合作为载人火星探测更远期的研究目标 。此外,我国还研究将天梯这一新型运输系统作为空间出发点,能降低火星探测运输的规模 。
而在第二部分,他提出中国载人火星探测的三步走计划 。
载人登陆火星三步走,中国科学家打算这么干
文章图片
中方提出的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是机器人火星探测,主要执行火星采样返回、火星基地选址考察,原位资源利用和建设等,这一步属于技术准备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