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商会非议中国“自主可控”战略,专家驳斥( 二 )


另外,崔洪建表示,“这个报告主要的结论,还是一如既往地抱怨中国的营商和政策环境,但他加了一些对现在当前中国的经济政策的走向的理解,我觉得实际上就是延续了近几年来,欧盟商会对中国的政策环境认识的变化,这和欧洲现在对中国比较质疑的舆论,在调子上是一致的 。”
“但是以前它的抱怨,主要是集中在一些比较具体的政策领域,但是近两年来,实际上是开始质疑中国整个的政治环境 。欧盟商会的报告,体现出现在欧盟的一些商业机构,包括行会,他们现在对中国的认识,也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政治化的倾向 。”
中国市场在疫情期间帮助欧洲企业支撑了业务
但与此同时,中国欧盟商会也承认,尽管新冠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中国却实现了快速的复苏,许多在华欧洲企业的业务表现让总部吃下定心丸,也弥补了其他市场的亏损 。中国经济预计将长期保持强盛,而欧洲企业在华业务的短期前景也总体向好 。
《建议书》预计,到2026年为止的未来五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全球总额中将占五分之一以上 。对众多欧洲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尽管面临障碍,但欧洲企业仍然选择坚守中国市场 。
欧盟商会非议中国“自主可控”战略,专家驳斥
文章图片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说,外国公司为中国的税收、贸易和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反过来,中国仍然是欧洲公司的一个关键市场,在疫情期间帮助支撑了业务 。
“在许多情况下……是中国的业务稳定了总部,从根本上说也给商会带来了业务 。”他说 。
因此,《建议书》给欧洲在华企业提建议称,企业可以考虑尽可能多地将生产环节安排在中国,打造尽量本地化的价值链,以及实现研发工作、网络设备和服务本地化 。
尽管中国欧盟商会试图在报告中“渲染”不安情绪,但从数据来看,中欧经贸合作依旧保持强劲韧性 。欧盟统计局8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继续保持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盟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0489亿欧元,同比增长13.8%;进口额为9645亿欧元,同比增长13.9% 。其中,欧盟向中国出口商品1126亿欧元,同比增长20.2%;从中国进口商品2101亿欧元,同比增长15.5% 。
双循环、“自力更生”等政策背离改革开放?
《建议书》多次强调,“坚持‘双循环’,意味着中国将背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坚持的改革开放精神 。”“追求经济自给自足与中国自1978年以来坚持的全面改革开放精神背道而驰,如果坚持下去,将直接影响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欧盟商会提出异议的“自主可控”战略,并非针对所有行业,主要关注的是对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产业 。《经济日报》此前分析称,若重要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不能自主可控,一旦被发达国家“卡脖子”,就有可能会产生国民经济的“窒息”,那么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
例如,今年2月份,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电力二次设备核心元器件做到了自主可控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芯片与智能终端团队技术负责人姚浩说,此前电力行业虽然在低端领域有很多已经是国产芯片了,但其中95%以上都是基于海外的指令架构 。假如技术禁运扩大化,打击面是很大的 。因此需要走出一条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的技术领域,从而奠定科技自主自强的关键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