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人物理解大时代,《流动的中国》收官余韵绵长

播出近一个月后 , 纪录片《流动的中国》在东方卫视完美收官 。这部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重点选题规划的纪录片 , 以《家乡》、《坐标》、《答卷》、《追梦》为四个分主题 , 通过普通人命运的流动 , 去展现人口的迁移 , 人与城市的关系 , 人和时代的联系以及个人梦想的追求 , 从小人物的声音里去理解这个大时代 。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反映时代 , 时代故事是纪录片的活水之源 。在2019年完成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篇后 , 范士广导演与他的团队便开始着手打造《流动的中国》这样一部大型社会观察类纪录片 , 普通人的命运感与时代感是他们对所有故事的选择标准 。生活化的取材与真实的情感极大地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 自开播以来 , 《流动的中国》引发了不少关于现实问题的热议 。
从小人物理解大时代,《流动的中国》收官余韵绵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比如 , 九月校园秋招活动如火如荼 , “是去大城市就业还是回到家乡发展”这道选择题再一次地被摆在了应届毕业生面前 。在《流动的中国》里 , 社会发展的浪潮让23岁的孔令娜抓住了去大城市西安发展的机遇 。“选择适合自己做的事情 , 无论在哪里!”网友的评论 , 也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
纪录片《流动的中国》最终呈现了12个故事 , 这些故事提供了一个观察当代国人的窗口 , 让这方寸镜头能够记录下国人奋力生活的印记 。随着镜头的不断深入 , 流动的中国、追梦的国人 , 在平凡生活里显得尤为温暖具体 。
从小人物理解大时代,《流动的中国》收官余韵绵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是我昨天摘的 , 开了98公里 , 跑到山里摘的猕猴桃 。你说这个城市好不好?开车半小时进山 , 对吧?然后跑到任何一条沟里 , 那水都可以直接喝 。”这是在与前来应聘的博士会面时 , 西安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廉宏彬指着一筐猕猴桃所说的话 , 诸如此类细致入微的“感情牌”被镜头生动记录了下来 。在面对决定只身一人去西安工作的学生时 , 他又用一句“咱这不是说好的老乡嘛” , 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流动的中国》呈现的是时代的温度 , 在大背景之下 , 也蕴含着国人真诚、质朴而热烈的情感 。
从小人物理解大时代,《流动的中国》收官余韵绵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孔令娜选择了“远方” , 在劳动合同上郑重其事地签下自己名字;“逆风起航”的机长赵立杰 , 在MP3里存储下一段段英文;给七年后的自己写下一封信时 , 一位中学生将一块钱创业基金留在了信里…… 这都是他们平凡生活里的瞬间 , 却也是他们命运流动的见证 。正是个体命运的流动 , 才汇聚成了这流动的中国 。
从小人物理解大时代,《流动的中国》收官余韵绵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个时代之所以伟大 , 是因为它串联着无数奋斗者的故事 , 虽然纪录片《流动的中国》暂告一段落 , 但国人命运的流动却永不停歇 , 因为我们的奋斗将一往无前 , 这个时代的光辉也必然更加璀璨 。
【从小人物理解大时代,《流动的中国》收官余韵绵长】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