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粉丝应援 能疯一次也好( 二 )


坊间一直在流传着凯奇糟糕的财务理念和奇葩的收藏口味 , 譬如花30万美元买一个恐龙头骨(还是赃物) , 345万买一栋臭名昭著的鬼屋……如今这些可笑的藏品和不动产都被拍卖 , 凯奇自己似乎也有所醒悟 , 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就有一幕自我调侃:当他见到哈维的收藏密室时大为感动 , 其中一座耍双枪的雕塑 , 显然是来自凯奇巅峰时的代表作《变脸》 。“你花多少钱买了个这么丑的雕塑?”虽然嘴上不屑 , 但凯奇还是准备用三倍的价钱买下 , 却遭到了哈维的拒绝:“对不起 , 凯奇先生 , 这是非卖品!”
这是整部影片最令人感动 , 乃至于泪光盈盈的一幕 , 同时也传递了两个层面的理解:好莱坞的大明星们都是可以通过商业产品来铭刻的 , 哈维倾心打造的“英灵殿”里 , 大多是购买、拍卖所得的海报、道具和衍生品 , 借以表达他对凯奇的痴迷 , 这也是如今全世界粉丝对于偶像的主要“应援”方式;但同时 , 对于哈维这样的狂热粉来说 , 偶像真人即便就在眼前 , 也不等同于他“内心的偶像” 。也就是 , 说他有强烈的“造神”意愿 , 甚至有将不完美的明星改造成完美的“银幕之神”的冲动和决心 , 所以他想写剧本让凯奇来出演 , 让凯奇走出低谷 , 所以当面拒绝偶像的要求就不奇怪了 。
至于凯奇本人 , 花2万美元从粉丝手上买个自己的“丑雕塑” , 可以说是“无脑收藏”的老毛病又犯了 , 但更多的还是在缅怀自己的高光时刻:《勇闯夺命岛》里的毒珠、《空中监狱》里的兔玩具、《变脸》里特别定制的黄金版“春田双枪”的背后 , 是“我当年可真红过”!
那真是凯奇红透半边天的时代 , 作为大导演科波拉“隐姓埋名”的侄子 , 他的演艺生涯随着1995年的《离开拉斯维加斯》登上巅峰 , 在奥斯卡小金人的助力下 , 凯奇成为一众票房大片的“颜值”担纲 。这个高峰期长达十年 , 直到新千年后的《改编剧本》《战争之王》和《国家宝藏》系列时 , 凯奇的银幕号召力也还在 , 放在整个好莱坞也算是不错的 , 赞一句“天才”都不为过 。
但随后 , 无论是接片的眼光、演技、票房 , 还是个人生活方面 , 凯奇一路下跌 , 大量烂片耗尽了影迷们的期待 , 也打消了导演和制片人们的意向 。正如大卫·格林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中面对他时的尴尬:“尼克你很好 , 以前的作品也棒 , 但是很遗憾 , 这次我不能用你 。”
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中会存在“两个凯奇” , 他们代表着过去和现在、虚构与真实 , 以及外人眼中和自我反省的割裂 , 就像多重宇宙的存在 , 既无法相互吞噬 , 又容易造成混沌 。遗憾的是 , 影片中这种交锋还是有些流于表面 , 虽然对白和做派有着标志性的“凯奇式疯范儿” , 但冲突还不够犀利 , 甚至有些语焉不详 。
至于影片下半程解救“女儿”的动作戏 , 则显得过于胡闹和仓促 , 导演也有点力不从心的敷衍感 , 没能把对“明星的实质”一挖到底 , 反倒不如像《曼蒂》那样大洒血包来得过瘾些 。或许 , 对于还不到60岁的凯奇来说 , 现在就给自己盖棺定论为时尚早 , 这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不过是一次粉丝送上门的玩票机会 , 能疯一次 , 皮一把 , 真一点 , 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