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只有354天(图)( 二 )


牛是一种神圣的动物 , 是“六畜之首” 。在古代 , 一些成年礼、婚丧嫁娶等活动中 , 牛是不可缺少的物品 。到了商代 , 牛用于祭祀、占卜 , 这在甲骨文中也有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 , 牛开始用于耕田 。耕牛的出现 , 让牛的潜力得到发挥 。每年春天 , 万物复苏时 , 人们就牵着牛开始农耕 。古代文人赞牛咏牛的诗篇也很多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等都表达了牛辛勤劳作 , 不求回报 , 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 , 也传达了劳动人民对牛的赞美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人们与牛结下友情 , 相依为命 。“在农民的眼里 , 一旦牛和土地结合在一起 , 一定能生产出比金子还宝贵的粮食” 。24年前 , 我为《新闻联播》编采“牛年说牛”新闻时 , 曾写下这样的解说词 。牛不仅是农民的好帮手 , 更与农耕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 , “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 , 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 , 立青幡 , 施土牛耕人于门外 , 以示兆民 。”可见牛在古代人民心中的地位 。
一般春节前后恰逢农历第一个节气“立春” , 便会鞭打春牛进行祈福 。鞭春牛 , 也称鞭土牛 , 唱春歌 , 盛行于唐、宋两代 。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 , 鞭春牛民俗得到流传 , 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春耕牛耕地时 , 一般是一头耕牛或者两头耕牛来拉犁耕作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牛抬杠” 。鞭春牛是立春的活动之一 , 更是春耕伊始的标志 , 最初的鞭春牛用的是真牛 , 后来改为土牛 , 到了清末时期又改用纸牛 , 用竹为骨架 , 外面糊上纸 。
鞭春牛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传说中的春牛 , 身高四尺 , 长八尺 , 象征四时八节 。在古代 , 立春日举行迎春活动中 , 春牛是不可缺少的 。春牛或纸扎或泥塑 , 人们抬着春牛举行各种民俗游艺活动 , 乡土气息浓郁 。其中主要是民间艺术的表演 , 有秧歌、龙灯、踩高跷、跑旱船等 , 俗称“演春” 。这种迎春活动的高潮就是“鞭春牛” , 由带队的人执鞭子抽打春牛 , 口中不时颂着祝福和祈祷之词 。一些地方 , 在鞭打春牛过程中 , 还有专门的打春词:“一打风调雨顺 , 二打地肥土暄 , 三打三阳开泰 , 四打四季平安 , 五打五谷丰登 , 六打六合同春 , 七打七星高照 , 八打八节康宁 , 九打九九归一 , 十打天下太平 。”鞭打春牛的民俗 , 是劝农耕、祈求丰年的礼俗 。鞭打春牛之后 , 必须把春牛打破 , 人们抢春牛泥土 , 或者抢春牛肚子里盛的粮食 , 认为抢的泥土和粮食撒到自己家的田里会是丰年 。如果撒在牲口棚里 , 牲畜就会繁衍 。在乡村 , 立春前后 , 人们还要张贴春牛图 , 一般绘上一头牛 , 一芒童(代表芒种神) , 芒童手执柳条为鞭 , 在牛的侧面 , 或在牛背上 , 预示春耕就要开始 , 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