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可怜天下父母心”,“子欲养而亲不待”)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孝道,“百善孝为先”,尽孝是每个人必须担当的人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回报父母亲养育之恩的起码品德风范 。
“可怜天下父母心”,“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两句话作为经典语录,流传至今 。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两句话源自何时、何地、何人、何处 。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可怜天下父母心”,“子欲养而亲不待”)
文章图片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句话,实际上这句话出自慈禧的诗句 。
时年四十岁的慈禧,在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寿礼,同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裱好后送去了,这副书法一直保存了几代人,最后毁于文革 。慈禧写给母亲的一首诗原文: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慈禧“可怜天下父母心”诗中的“可”是值得、应该的意思;“怜”是珍惜、赞叹的意思 。表示天下父母的仁爱之心值得赞叹!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可怜天下父母心”,“子欲养而亲不待”)
文章图片
“可怜天下父母心”还可以理解为:天下父母无怨无悔地为子女付出、担忧着急的苦心不能被子女理解,甚至会被误会而令人同情和叹惜 。
慈禧太后,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名杏贞,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 。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 。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严重阻碍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时加快了清王朝灭亡的步伐 。其贪婪和暴虐世人皆知,又称“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称之 。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可怜天下父母心”,“子欲养而亲不待”)
文章图片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出自《韩诗外传》卷九,原文是“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上句为“树欲静而风不止”,下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意思为: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当子女想要去赡养自己的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 。
以上的叹息是皋鱼在父母死后有感而发的 。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可怜天下父母心”,“子欲养而亲不待”)
文章图片
皋鱼,春秋时人 。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 。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 。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 。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这是皋鱼在父母死后发出的叹息 。
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可怜天下父母心”,“子欲养而亲不待”)
文章图片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可怜天下父母心”,“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