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之治”助力打造国际数字之都
有上海汽车城之誉的嘉定区 , 除了发达的汽车产业链、集聚高校院所和研发中心 , 这里还落户了一所低调但又重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上海新能源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 。每天 , 40多万辆沪牌新能源车都会远程传来超过1.5亿条运行数据 , 汇成一个数据湖 , 从而为上海的交通规划、产业管理以及产业研发创新提供决策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也是国内最大的地方性汽车大数据监测机构 。
全方位赋能城市迭代进化——这是《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的改革要求与目标 。这份文件中 , 所谓“赋能” , 被简洁而又有力地提炼为数据的治理力和生产力 。作为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的超大型城市 , 上海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数据;而数字化转型 , 就是要充分释放这些数据的巨大能量 , 以“数据力”支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建设 。
从数字底座到制度底座
上海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过去十年的智慧城市建设 。从城市感知神经元的不断延伸 , 5G网络的快速覆盖 , 到算力资源、算法模型方面的大手笔布局 , 上海多年来一直在着手夯实“数字底座” 。特别是在众多细分领域 , 上海布局了一批与自身实力和城市特点相匹配的数据系统 , 除了国内最大新能源车公共数据监测中心 , 上海还拥有国内最大的个人健康信息数据库、国内第一个建筑玻璃幕墙大数据库 , 以及曾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静安大数据精细化管理项目 。整体上 , 在启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之际 , 上海正在将超大城市的高度化为数据的厚度 。
顺应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趋势 , 上海除了在软硬件方面打造数据采集和应用体系 , 更致力打破数据的行业和地域围墙 , 完善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大数据顶层设计 。
在数据治理的“制度底座”方面 , 上海有许多首创的创新——完成了国内首部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 , 首次以“分级分类”为原则 , 完成公共数据的开放指南;作为国内首个省级政府的数据公开门户 , 上海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共向社会开放了超过5000多个公共数据集、近10亿条数据;此外 , 上海先后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应用创新中心、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专项基金等一批功能性机构 , 使得城市治理和产业经济得以在一个完善、平衡、健康的数据生态中不断成长 。
治理力、生产力不断渗透
用大数据工具把居委会干部变成数字社区的管理者 , 将地铁运行的重要数据提供给创业者……越来越扎实的“数字底座” , 正在上海衍生出各种智慧应用 , 在化解治理难点堵点、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 , 使得“治理力”和“生产力”得以渗透到方方面面;同时 , 各部门、企业、机构运用数据的习惯与能力 , 也将成为下一步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依托 。
借助数据 , 上海“一网通办”在线打造了“整体政府” , 接入2000多事项 , 80%以上能全程网办 , 疫情防控关键时 , 虽然面对面服务停滞 , 但是上海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始终没有耽搁;“一网统管”接入了全市30多个政府部门的数据 , 在市级层面形成“防汛应急”“客流监测”等一系列智能化应用 。事实上 , 开放共享的数据治理生态 , 也促进了政府与社会多元共治格局的生长 , 新能源车主提供的数据 , 成为上海不断优化完善汽车产业政策的依据;上海三菱电梯将旗下8万多台电梯联网后组建的智能电梯“群” , 则使得上海高层建筑电梯故障的应急响应速度 , 从过去几个小时缩短到了18分钟 。
- “双向奔赴”!河南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抗疫贡献力量
- 乱港媒体“癫狗日报”宣布停止运作
- 校园枪击案后 美议员发“持枪全家福照”引争议
-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 解密“上海数交所”:从“证交所”到“数交所” 上海再辟“交易新市场”
- 年末9地发布“抢人”新政策!哪里最吸引你?
- 证监会:“推动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系误读
- 韩国“人造太阳”持续运行30秒 再破纪录
- 当上非洲酋长的中国小伙已回国 称与非洲“土皇”仍保持联系
- 与“奥密克戎”同名 俄罗斯一眼科诊所起诉世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