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习俗(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 。寒食节是怎么确定的呢?冬至过后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一天或两天 。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56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 。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 。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 。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
寒食节的习俗(寒食节的来历)
文章图片


介休绵山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最高海拔2566.6米,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道观,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但凡来介休旅游的人有百分之八十都是为了绵山而来,除了被绵山的风景所吸引外,还因为绵山是介子推被晋文公烧死的地方 。不少人在观赏风景的时候,也在思考介子推真的是晋文公为了报恩而误杀的吗?
寒食节的习俗(寒食节的来历)
文章图片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智者,是重耳身边有名的贤士 。当时重耳的父亲晋献公非常宠爱骊姬 。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大王,先是设计陷害申生自杀,然后又陷害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与夷吾 。重耳和夷吾只能分别出逃 。晋献公死后,夷吾借秦兵诛杀骊姬等人成为了晋国大王,又派人追杀重耳 。介子推想尽办法帮助重耳虎口脱险,重耳因为没食物吃,马上就要饿死了,介子推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才得以保住性命 。在齐国帮助下重耳收复晋国成为晋王后,对有功之臣大肆封赏,但是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
寒食节的习俗(寒食节的来历)
文章图片


介子推本来就打算要回到家乡去侍奉自己的老母亲,于是他悄悄离去 。介子推和老母亲一起搬到了绵山 。后来想起介子推的晋文公亲自带人进山寻找介子推,因为介子推不出来所以晋文公命人烧山,想要将介子推逼出来却不料反将介子推烧死于山中 。介子推死后,晋文公特别伤心,就将介子推死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此来纪念介子推 。
寒食节的习俗(寒食节的来历)
文章图片


对晋文公烧死介子推后人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晋文公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真的想要请回介子推封官报恩,只是方式错了 。但是有的人认为晋文公就是专门烧死介子推的,害怕介子推去了别的国家也对自己的国家不利 。我们看看孔子对晋文公如何评判?
寒食节的习俗(寒食节的来历)
文章图片


孔子对晋文公的评价是“谲(jué)而不正”《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意思就是晋文公善于搞权诈而为人不正道,齐桓公为人正道而不善于搞权诈 。从言语中可知,他对晋文公的作为有些不以为然 。齐桓公是春秋首霸,在管仲的辅佐下,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齐桓公打的是“尊王攘夷”的旗号,名义上都是维护周王尊严 。孔子认为,齐桓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合乎道义的“正派”之事 。再看晋文公,内政治理成功后,便开始对外争霸 。当时,齐国衰落,能与晋国抗衡的是南方的楚国 。晋文公与楚国开战缺乏正当理由,于是通过打击楚国盟友郑国的手段挑逗楚国 。并且,大败楚国也是不用堂堂之阵,而是用了诡谋 。战胜楚国之后,与诸国会盟,竟然以臣召君,欺凌天下共主 。这大概就是孔子批评晋文公,说他谲而不正的原因 。不管孔子对齐桓晋文的评价是否公允,但其阐述的政治思想却是极有价值的 。他认为,一个国家或政府,如果在政治上采用阴谋诡计,而不重视道德仁义,这个政府的合法性就大打折扣 。如果这个基础不牢,政权也很难长久,最终必将导致败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