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声中的ASMR哄睡师( 二 )


睡不着的时候会格外烦躁 。小溪下床碰一碰打鼾的舍友 , 深重的呼吸声暂歇;向妈妈电话哭诉焦虑和煎熬;老师得知后建议每天去操场把自己跑累 , 但满桌的试卷小溪根本没有时间额外加练 。为了对抗失眠 , 小溪无所不用其极 , 包括服用褪黑素、玩手机、听英语听力、听相声、数羊、跑步、听物理课录音等 。
那是2016年 , ASMR在论坛、视频音频平台等地影响力逐渐扩张 , 有朋友向小溪推荐 , 这种当时还被称之为“耳骚” , 据说可以有效助眠的声音表演 。
“第一声是被吓到的 , ”小溪回忆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离自己那么近的声音 。但随之而来的是及其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 整个后脑勺头皮连带着颈部明显发麻 , 一直延伸到肩膀背部 。兴奋游窜的神经似乎有了附着点被轻易控制住 , 当晚小溪睡了一个好觉 。
关于 ASMR的为数不多的脑科学研究中 , 也曾有观点认为 , 它所引起的那种轻度刺激感可能正是由于在注意力集中于特定方面的情况下 , 大脑的其他某些功能模块被自动关闭所致 。
小溪成了一个重度ASMR爱好者 , 关注收藏了各种品类的声音作品:许多摩擦木块、敲击化妆品、翻书写字、揉搓衣角等等 。几乎每晚都要极具仪式感地听完才能入眠 。
想要把这些细微的声音还原、放大却不至于冲击听众的耳朵 , 并非易事 。
好的收音设备要有足够干净的底噪 , 并且能最大限度保存声音原貌 , 这需要不菲的成本投入 。本科同时在学习钢琴演奏的Richard有两支总价在6000元左右的麦克风 , 几年后 , 他用做ASMR获得的打赏等收入购得一组上世纪80年代的纽曼187麦克 , 经过整修和置换线路板等工程 , Richard将其评定为无价的收藏级别 。“新人入坑ASMR , 建议至少需要5000到6000元的设备投入准备 。”Richard说 。
外部环境的控制也影响着声音细节的还原 。加拿大北部的冬天 , 室外最低温达到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 但房间暖气声音常常能被精密录音设备拾走 , 且难以通过降噪去除 。于是 , 每次录制作品Richard都需要把暖气关掉 , “只能加快速度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 房间内温度逐渐下降 , 最后说话都有白色哈气 。同样的情况 , 重庆姑娘MTKoala在夏天录制时 , 则要关掉空调 。
一个好的ASMR作品在听众口中是十分神奇的存在 。
“像过电一样的通畅和放松 , 也像听到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的副歌” , 正在读大三的任东从上大学开始听ASMR , 手法不够专业的Up主会突然误触尖刻的噪声 , 还会有掉落工具等情况 , 反而没有了镇静的效果 。任东说 , 自己格外喜欢Up主使用棉签摩擦话筒模拟的掏耳朵声音 , 那会让他全身的肌肉都能感受到放松 。
Richard发现 , 不同受众对同一声音的感受和反映可能截然相反 。甚至仍然作为小众爱好的ASMR在很多人听来是难以接受的 。有人听到特定的声音时 , 会立即表现出负面情绪反应 , 如焦躁、愤怒、恐慌等 , 这与ASMR的感受截然相反 。
退圈
“为什么一颗苹果种子种下去 , 长出来的却是一棵橘子树?”
当小众爱好走向大众 , “劣币驱逐良币”的阵痛往往不期而遇 。涉黄、打擦边球的ASMR直播表演开始充斥互联网平台 , 舔舐麦克风、发出呻吟声的屡见不鲜 , Richard形容这一阶段 , “播着播着 , 话筒和镜头就放到大腿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