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发兴业能源(750.HK):业绩扭亏为盈,受益碳中和周期

3月25日,水发兴业能源(750.HK)发布了2020年财报,业绩期内,公司实现总收入55.98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含电费补贴),同比增60.6%,归属股东利润为3.01亿元,相较于去年大幅增加12.97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
2019年11月28日,山东省级国企水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水发香港与水发兴业能源签署股权认购协议,水发香港斥资15.52亿港元,取得水发兴业能源66.92%股权 。自此,水发兴业能源成功重组为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
重组一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压力加大带来的多重挑战,水发兴业能源仍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进一步凸显了扭亏为盈背后的重大意义:不仅展现了重组后公司出色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还预示着未来发展存在的巨大潜力 。
01、可圈可点的业绩
在国企水发集团的新战略引领下,水发兴业能源聚焦新能源,以太阳能为中心,向风能、热力、油气等能源产业延伸,构建起一个覆盖光伏、水电、风电和供热的能源版图 。
分具体业务板块看,2020年,公司的幕墙及绿色建筑业务的收入约为13.69亿元,基本保持稳定 。而清洁能源业务收入为30.15亿元,同比增加55.5%,其中太阳能EPC的收入11.92亿元,减少20.3%,主要因为疫情影响导致太阳能EPC的营收有所减少 。
同时,得益于公司第二季度开始布局风能EPC业务,在风电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点,期内为清洁能源业务贡献了13.77亿元的收入 。此外,水发兴业能源的货品销售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油气能源收入增长 。
显而易见的变化是,在新战略的推动下,水发兴业能源的营收结构趋于多元化,并呈现多点开花的特征,为公司寻找新的盈利点打下了重要基础 。
在毛利方面,水发兴业能源的毛利(包括电价补贴)由2019年的2.08亿元大幅增加了6.73亿元至2020年的8.81亿元,同比增长323.4% 。整体毛利率由2019年的6%提升至2020年的15.7%,其中风能EPC和供热服务贡献了主要的增量,直观地反映出公司经营效率提升 。
在费用支出方面,水发兴业能源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人民币0.47亿元,同比降低了37.1% 。在背靠国企的优势下,融资成本和负债结构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善,公司融资综合成本低于6%,融资费用减少0.62亿元,同比降低了14.8% 。与此同时,公司的净负债率从2019年的117%降至2020年的75% 。
随着营收的增长,成本费用下降,水发兴业能源在2020年实现归属股东利润为3.01亿元,相较于2019年亏损9.95亿,成功扭亏为盈 。可见,对水发兴业能源来说,国企重组不仅仅是注入流动性,还带来成熟的战略决策和管理体系,使得公司盈利能力迈上新台阶 。
02、与“碳中和”共舞
回顾过去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历程,在政策和市场相互交织推动下,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呈现出一定周期性 。在外界看来,水发兴业能源的发展就是新能源行业历史性变化的生动缩影 。
实际上,水发兴业能源的上一轮亏损就与光伏行业周期性下行密切相关 。而此次水发兴业能源扭亏为盈也被视为新能源行业迎来发展拐点的重要信号 。
从行业视角看,随着碳中和、碳达峰首次被列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产业进入长景气周期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也就是说,在未来三十年甚至是六十年里,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取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华泰证券测算,2050年中国化石燃料发电占比有望从70%降低至10%;中金公司给出了相似的预测数据,预计到2060年70%的能源将由清洁电力供应,从而实现碳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