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三星堆考古90后担主力:趴着发掘是常态
三星堆4号坑目前发现了3件青铜瑗,截至28日,考古人员顺利提取了其中的2件 。而这两件珍贵文物,都是由90后担纲主力,独立完成的提取 。
这是3月27日,许丹阳提取三星堆4号坑第一件青铜瑗的现场 。他先用手铲,一点点将文物周围的泥土剥离 。身体趴在悬空的发掘平台上,为防止平台晃动连带手铲触碰文物造成伤害,他必须将全身力量集中到手上,仅靠手腕手指发力,挑战剧增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 三星堆4号坑负责人 许丹阳:一件铜瑗或者叫铜的有领璧,中间圆孔的地方就是凸出,这个是在四川这边,尤其是三星堆文化(里)是比较典型的 。1号坑也发现了很多,现在8号坑也发现了,这就更加说明了这几个坑和之前发掘的1号2号坑出土的器类是有相似性的 。
【点赞!三星堆考古90后担主力:趴着发掘是常态】据介绍,青铜瑗的造型与玉瑗的造型类似,一般认为,是一种礼仪性用器 。经过近2个小时的紧张作业,巴掌大的三星堆4号坑第一件青铜瑗,被许丹阳成功提取出土 。这个95年出生的小伙子,2020年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硕士毕业后,直接来到了三星堆考古现场,负责最先启动的4号坑发掘 。他平均每天在平台上趴着作业4个小时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 三星堆4号坑负责人 许丹阳:趴着发掘是我们目前清理的一个常态,就是到这一阶段,其实还好,就是不算很累 。
4号坑第一件提取的青铜瑗保存完好,许丹阳自己就能完成提取 。但是,第二件,文物本体已经腐坏,只剩下脆弱的轮廓,提取时稍有不慎就会散架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 三星堆4号坑负责人 许丹阳:这个非常不好取,就剩痕迹了 。
许丹阳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找来同样为90后的文保人员,联合作业 。92年出生的周珊珊,根据许丹阳徒手画成的测量图,下坑后进一步观察采样,他们最终商定用塑形泥加固后,再行提取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 周珊珊:特别脆弱,所以我们现在先把它形固(定)着,然后再拿回实验室去做修复 。大概有0.3厘米,太厚了有些时候感觉不到它的形状,薄一点会手感更好一点,能稍微塑形塑得准确一点 。
第二件青铜瑗,从加固到成功提取,前后又耗时将近2个小时 。
92年出生的周珊珊,其实已经有8年的考古经历 。而这件青铜瑗,是她在三星堆亲手提取的第一件文物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 周珊珊:虽然说是个小东西,也是比较紧张的,心理紧张,手不敢紧张,手部的力量力道稍微控制一下,拔铲子的时候就按着,如果不按的话它直接就出来就散掉了 。就是很小心,但是一次性就连贯地走过去了,最主要的是保证文物安全 。
据介绍,像许丹阳和周珊珊这样的90后,约占三星堆考古人员的半数以上,成为三星堆考古第一线不可或缺的力量 。而他们这种文物发掘和文物保护联合作业的方式,也是整个三星堆文物提取的缩影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 周珊珊:今天出去的时候,因为有游客在外面想拍照,他们看我们是考古的,他们说好幸福,我就觉得好自豪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 三星堆4号坑负责人 许丹阳:1号2号坑是1986年发现的,我是95年的,1号2号坑发掘的时候,我还远远没有出生,然后这一次正好又遇上,就是赶巧 。
- 点赞中国速度!武大靖短道速滑世界杯500米夺冠
- 静音式通宵直播 网红深夜扎堆大桥直播致交通拥堵
- 天降两个LV包包!杭州女子不退给“客服”却被点赞
- 考研女生走廊上头插灯管专心背书 可爱又坚毅的背影令网友点赞
- 著名农业科学家郭三堆捐资200万元奖掖后学
- 哈哈哈!你的家乡下雪了吗?堆雪人还是得看美院
- 三星向美政府交出芯片商业数据 称不含敏感信息
- 北京:涉疫封控区积雪就地堆放消纳,禁止“出圈”
- 北京涉疫封控区积雪就地堆放消纳,不允许运出
- 长二丁一箭三星,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