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航的“十年磨一剑”,科研型企业的信念与现实

随着5G时代、3D打印、人工智能呈现井喷状态,国产医疗机器人产业也逐渐的被市场以及消费者关注和认可,天智航作为国内医疗机器人产业的领导者利用十年的积累脱颖而出,走进大家的视线里,而作为行业标杆的天智航受2020年疫情因素影响,业绩有所下降,但仍是该行业中无论从科研实力还是市场认可度方面值得关注的龙头企业 。
据悉,4月9日,天智航(688277.SH)发布业绩报告中,2020年营业总收入约1.36亿元,同比下降40.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416.50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0.14元 。业绩报显示,受 2020 年度新冠疫情影响,各医疗机构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新冠疫情的防控,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采购招标、装机和使用都受到影响,市场推广活动也受到一定限制,导致公司主要产品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 。
此外,公司主要产品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临床应用处于市场推广初期,公司实行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产品直销均价高于经销均价,报告期内公司直销模式下销量较上期下降幅度较大,导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
而净利润亏损主要则是因为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40.80%;另一方面,营业成本及各项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期间费用总额 20,920.98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9.85%;成本费用的下降幅度低于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导致报告期亏损额有所扩大 。
博弈资本市场,科研型企业上市后的得与失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在23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里,17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仅3家公司预计于2020年度首次实现盈利“摘U”,科研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后,如何实现盈利成为他们首要面临的考验 。
尽管研发专利、技术产品创新等早已处于行业内国际领先,被业内誉为中国版“达芬奇”,天智航仍面临着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 。
资料显示,天智航是“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也是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领军企业,始终专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已形成了以“产、学、研、医”为导向的产品创新研发体系,先后实现了多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产品注册并开展了常规的临床应用,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具有国际原创的核心技术 。天智航研发团队共成功研制了三代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是首家获得 CFDA 核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也是全球第五家取得医疗器械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企业 。
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应用现阶段尚存在规模化不足、价格高、未进入医保、医患对机器人辅助手术认知尚待提升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天智航与众多科研型企业一样,产品想要得到市场认可需要时间,而时间却是资本市场最不愿给的东西 。
万事开头难,天智航也在积极寻求改变 。2020年,天智航探索了与医疗机构共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的业务模式 。即公司向医疗机构提供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所需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及相关配套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医疗机构按照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数量向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 。
这一模式下,降低了医疗机构一次性购买骨科手术机器人所面临的资金支付压力,缩短了骨科手术机器人进入医疗机构的时间 。同时,该模式下要求公司加强产品力和服务支撑能力建设,提升了公司与医疗机构间的互动效率,有利于公司快速感知客户需求,推动公司产品的迭代开发和市场支撑能力建设 。这一模式使公司的收入结构从原来依靠单一的一次性设备销售收入转变为包含一次性设备销售收入、配套手术工具包销售收入及获取持续医疗技术服务收入在内的多种收入,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有利于公司形成稳定营业收入来源 。目前,该模式已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等医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