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猴"杂交"胚胎首次存活20天!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二 )


文章图片
从左到右:小鼠、与大鼠嵌合后的小鼠、与小鼠嵌合后的大鼠、大鼠 。图源:中内启光等,东京大学/斯坦福大学 。
接下来就是“人-动物嵌合体” 。2017年,Belmonte率先开展了“人-猪胚胎”研究,向1400个猪胚胎中注入人类的多功能干细胞 。实验中,他们成功在猪胚胎中检测到人类细胞的存在,不过比例只有不到十万分之一,嵌合体胚胎中大部分还是猪的细胞 。
这样的比例是不可能顺利形成人的器官的 。Belmonte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人类与猪的差异性太大,随后他决定在与人更接近的物种上开展研究 。
2019年,他的团队率先培养出“人-猴嵌合体胚胎” 。不过,由于伦理上的考虑,在胚胎发育的第14天,也就是即将生成中枢系统时,他们终止了实验 。最近与中国团队联合开展的研究,可以看作是他2019年研究的“升级版” 。
Belmonte表示:“深入研究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胚胎嵌合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动物胚胎嵌合体的生长阻碍,同时也有助于帮助我们寻找破除阻碍的方法 。”
规范约束待完善
对于本次研究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风险,昆明理工大学团队的谭韬表示:研究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的 。中国现行规定并未禁止嵌合体胚胎的实验,但研究需要得到伦理审批 。这是一项跨国合作研究,在研究的前期、中期和结束后,中国和美国方面都对研究的科学性和伦理进行了数轮咨询和审查 。在论文中,研究者们还附上了接受伦理审查的详细过程 。
可以看到,本次实验是在体外进行的,且只培养了20天就终止,没有进一步移植进入体内并出生,这没有跨越目前的伦理红线 。但这无法避免它带来的巨大争议 。
人猴"杂交"胚胎首次存活20天!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文章图片
“人-猴嵌合体胚胎”的研究模式 。图源:Cell杂志 。
因为人们一定会继续联想 。假如“人-动物嵌合体胚胎”继续生长,最后出生成为独立的生命体,ta们该如何被定义?是“人”还是“动物”?是否会拥有智慧?是否能拥有智慧生物的权利?
如果这样的生命体被认为具有哪怕只有一部分“人”的属性,那在伦理上人们还如何接受“制造”ta们只是为了“获取器官”?
尤其是,当嵌合体胚胎中的动物是灵长类动物,问题就更为复杂:由于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灵长类动物具有更高级的智慧,它们是否要拥有更多的权利?
各国现有的约束尺度各不相同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规定:有关“人-灵长类动物嵌合体胚胎”的实验不能得到他们的资金支持;2015年,该机构宣布暂停资助此类研究 。
日本曾经规定含有人细胞的动物胚胎不能培养超过14天 。但在2019年,日本新的规定表示:在科学合理且必要的条件下,嵌合体胚胎不仅可以在14天后继续培育,而且允许被移植到代孕动物体内,但不能与人的生殖细胞进行任何结合 。
再看看“人-动物嵌合体胚胎”的创建过程:首先,利用“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技术,删除猪胚胎内形成器官的关键基因,创造遗传“空位”;然后,把人类的多能干细胞注入猪胚胎内 。
“CRISPR”“基因剪刀”这些名词,让人们不难联想到2018年引起舆论哗然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事件中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正是使用了该项技术,宣称让婴儿“先天免疫艾滋病”,并让“基因编辑婴儿”出生 。《新民周刊》曾对此事件做过封面报道 。
人猴"杂交"胚胎首次存活20天!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