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聆听宇宙的声音(开卷知新)( 二 )


作为世界首创,“中国天眼”的“视网膜”是主动反射面,可以改变形状,一会儿是球面,一会儿是抛物面 。具体来说,这张庞大的可动的“视网膜”是一张由6670根钢索编制的索网,挂在一个由50根巨大钢柱支撑的直径500米的圈梁上;索网上铺有4450块、380多种反射面单元;索网下方是2225根下拉索,每一根下拉索都被固定在地面上的作动器上,通过操纵作动器,拉动下拉索来改变索网形状,从而对天文信号进行收集和观测 。
“中国天眼”的“瞳孔”即馈源舱,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性设计 。大多数传统射电望远镜的“瞳孔”位置是固定的,或仅可以微调 。“中国天眼”则完全不同,采用的是全新的轻型索驱动控制系统,这让“中国天眼”的“瞳孔”可以自如改变角度和位置,更有效地收集、跟踪、监测更丰富的宇宙电磁波 。
从体量来说,原世界第一大射电望远镜的馈源舱重1000多吨,“中国天眼”馈源舱重仅约30吨 。体积小带来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可有效减少光路遮挡、减少干扰信号,从而让波束非常干净,更有利于天文观测 。
“中国天眼”在设计上的突破创新,为“从图纸到现实”的制造带来巨大挑战 。而应对挑战的过程,也正是国产精准制造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 。比如,要实现反射面(即索网)可改变形状这个世界首创设计,要求构成索网的钢索像弹簧一样有一定伸缩性,疲劳强度是现有标准的两倍多,国际上未有先例;还要求每根钢索的加工精度要达到1毫米,把传统标准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
两年来,科学家们持续全方位地改进索体工艺,一根钢索要进行200万次疲劳实验 。经历了近百次的失败后,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实现了3项世界创举:超大跨度、超高精度、主动变位式的索网结构 。
建设完成之后,“中国天眼”进入调试阶段 。巨型望远镜调试涉及天文、测量、控制、电子学、机械、结构等众多学科,是强交叉学科的应用性研究,国际上传统大射电望远镜的调试周期很少低于4年 。“中国天眼”开创了新模式,其调试工作也更具挑战性 。
截至目前,已经实现跟踪、漂移、运动扫描、编织扫描等,提前完成功能性调试 。在性能调试方面,“中国天眼”直径500米,却要实现毫米级的精度,难度相当大 。当前,望远镜测量基准网的精度已提升至1毫米以内,其中,灵敏度水平是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这是中国建造的望远镜第一次在灵敏度这个参数上占据制高点 。另外,19波束已经完成安装,其意义也非常重大:可将望远镜视场扩大至原来的19倍,大幅提升望远镜的巡天效率 。
“中国天眼”专利技术被运用于多个领域,持续孵化科学新成果
“中国天眼”团队敢想敢做,难度大、挑战大,其设计、建造的过程既是攻坚克难的过程,也是创新性成果相继产生的过程 。许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相继诞生并得到应用 。比如,超高疲劳性能钢索结构被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高精度索结构生产体系被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建设 。
在整个制造、安装过程中还产生了许多国家级、省级工法 。比如,在为“中国天眼”铺设“视网膜”过程中,4450块反射单元、6670根钢索、上万个关节轴承,都是工人们在几十米高空一块块、一根根、一个个拼装完成的,容错率为零 。这些复杂工法将有助于未来大型复杂项目的精准建造 。
可以说,“中国天眼”是一个现代工程奇迹,它凝结了20多个科研机构、上百名科研人员的心血,汇聚了几千名一线工人的汗水 。建造条件艰苦,很多人在现场工作几天,身上就会起满红疙瘩 。潮湿、阴冷的工棚没有空调或暖气,每个人的被子潮湿得快要挤出水来 。常有人说,只有中国才能做成“天眼”,我想,做成“天眼”所依靠的,就是这种永不言弃、众志成城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