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 三星把握机遇高质量转型增势( 二 )
天津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项目是三星电机在海外投资的最大MLCC生产基地之一,预计今年投产,建设速度之快同样令业界惊叹 。MLCC被称为“IT产业的大米”,对于电子设备产业来说不可或缺,而且目前已逐步扩展到5G基站、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更广泛的领域 。作为全球主要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MLCC消费大国,该项目投产后不仅会极大满足中国手机、电脑、汽车电子等制造企业对基础电子元器件的庞大需求,助力中国经济“内循环”,而且还会提升天津电子产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外循环” 。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但以三星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并没有放缓在中国产业战略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的步履,甚至实现逆势增长 。据统计,2020年,三星在华新增投资54亿美元,几乎是三星1992年入华以来投资最高的年份 。
开放不止步是一针强心剂
虽然,“双循环”是中国去年才提出的新词,但从外资企业入华以来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对中国内需潜力的挖掘,还是对外出口业务的拉动,他们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三星入华近30年时间,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鼓点,紧跟中国政策及市场发展的风向,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把具有“技术先进”、“产品出口”特征的电子产业作为引进外资的首选,1992年,三星进入中国市场后,在天津等东部沿海城市引入数码电子、家用电器等整机产品生产线,从简单的组装加工做起,不仅丰富了中国消费者需求,也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很快成为全球制造的中心之一,三星根据中国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变化,将在华投资区域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产业集群地带逐步扩展到中国中西部等内陆地区,极大推动了中国区域产业经济崛起 。在这一时期,中国消费者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对电子消费品的需求呈高端化、优质化趋向 。三星则开始加快本土化研发战略,力求及时开发“满足中国消费者需要”的高品质产品 。
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等为驱动,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成为这一阶段所有在华企业的新使命 。三星顺应形势变化,将最早期的电子组装加工业转为核心尖端零配件生产,并加快布局半导体、液晶面板、电动汽车电池等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的在华投资,谋求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树立了外企在华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
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车间
现如今,中国努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作为中国市场中重要的外资企业,三星一方面加快本土化战略,积极推进与在华产业链上下游4000余家企业的深度合作,为中国消费者创造高品质智能产品的同时,共同促进中国国内经济大循环 。另一方面,三星将在华产业投资加速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融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 。
数据无声最有力 。入华近30年,三星致力于“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目前在华共设立近20家生产工厂,8个研发中心,拥有员工近7万名 。截至2020年,三星在华累计投资额近460亿美元,其中高精尖产业领域投资累计346亿美元,占总投资比重高达76% 。
三星在华发展三级跳
202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环境愈加利好,在当下中国正加紧构建的“双循环”新格局下,三星有优势也有信心再次贡献强大科创力量,实现在中国市场开新局谋共赢 。
- “双向奔赴”!河南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抗疫贡献力量
- 乱港媒体“癫狗日报”宣布停止运作
- 校园枪击案后 美议员发“持枪全家福照”引争议
-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 解密“上海数交所”:从“证交所”到“数交所” 上海再辟“交易新市场”
- 年末9地发布“抢人”新政策!哪里最吸引你?
- 证监会:“推动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系误读
- 韩国“人造太阳”持续运行30秒 再破纪录
- 当上非洲酋长的中国小伙已回国 称与非洲“土皇”仍保持联系
- 与“奥密克戎”同名 俄罗斯一眼科诊所起诉世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