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茶市”,谁在背后炒作?( 二 )


“一些线下店也会参与到炒茶客的投资中,有人买到茶后可以存放在店里,涨价后再卖出去,店里还能帮忙发货 。”黄先生说 。
消费者切莫陷入“炒茶”黑洞
黄先生表示,期货交易风险很大 。“私下期货交易,双方都没见过面,也没有签订合同 。很多10天、15天期的,等到最后一天对单时没有货,就跑路了 。”
有炒茶现象就有崩盘情况 。黄先生回忆,2007年上半年,由于天气干旱,云南普洱茶减产一半,于是大量的茶商前来抢购,价格也被不断哄抬 。最高的时候,1斤普洱茶拍出了40万元 。
“在市场加速提升的时候,就是大炒家逃顶的时候,紧接着很多中炒家也跟着逃 。因为一旦没有大炒家左手倒右手的抬价,价格很快会自然回落 。加之普洱的价格很高,消费基础动摇,价格回落 。”黄先生说,在短短半年后,普洱茶市场就崩盘了,价格一泻千里,跌至白菜价 。大量的茶叶加工厂倒闭破产,茶农们也损失惨重 。随后的2013年,普洱茶以相同的“套路”经历暴涨暴跌,惨痛经历历历在目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表示,天价普洱茶的买家一是具备极高消费能力的人,二是投机炒作者,三是送礼人 。“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类消费容易滋生不正之风 。
黑龙江朗信银龙律师事务所律师田宪策称,看似暴利的炒茶背后,是由一个个泡沫堆积起来的 。“这种炒买方式不受合同法保护,风险极大 。因为证据缺乏,导致很难维权 。”
有专家指出,任何一个行业如果被炒作所绑架,都不可能真正获得健康发展,茶产业也不例外 。茶叶产地政府尤其应有长远眼光,有效挤出茶叶生产、营销的泡沫,引导企业将本地茶叶的真实生态、真实价值告诉市场,而不是靠“讲故事”来跟风炒作 。“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茶喝不炒才符合市场规律 。作为消费者,理性消费是关键,不要盲目跟风,否则就会陷入炒茶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