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刚需”可以肆意涨价了?共享充电宝“韭菜”没那么好割

共享充电宝企业要想突破“天花板”,最重要的是抓住行业红利期,摆脱涨价这种简单粗暴的盈利模式,利用现有流量尽快探索出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放大企业价值 。
【有了“刚需”可以肆意涨价了?共享充电宝“韭菜”没那么好割】密集涨价、扎堆上市,共享充电宝行业成了近段时间的市场热点,这个曾被无数人看衰的共享经济细分赛道终于亮出了收割“镰刀” 。4月30日,杭州小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此前,怪兽充电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共享充电上市第一股 。与此同时,行业头部企业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搜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合并,双方将共同组建全新的集团公司 。
意味深长的是,一系列资本运作背后,共享充电宝企业接连掀起一波“涨价潮” 。运营初期,为抢占用户,共享充电宝收费一般为半小时免费、每小时收费1元 。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后,头部企业悄然涨价,每小时充电费用变为3元至6元不等,一些热门商圈和景区甚至高达每小时10元 。虽然消费者直呼“用不起”,但涨价毕竟让运营企业实现扭亏为赢,为上市扫清了障碍 。不过“涨价+上市”这样的操作,也让人不禁怀疑这些共享充电宝是在“割韭菜” 。
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充电宝的出现确实解决了当前的市场痛点,缓解了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电池续航的焦虑 。一方面,目前电池技术与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速度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一次充电长时间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随身带一块并不轻便的充电宝,也是一件麻烦事 。在手机“熄火”时,借一块随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应急,甚是方便 。
有了“刚需”,共享充电宝就真的可以肆意涨价了么?显然,当企业以营利为经营导向时,提升客单价是最直接的方式,这也是绝大多数处于成熟市场中的消费品公司普遍采用的策略 。但对于共享充电宝来说这很可能是一条“断头路” 。一旦消费者觉得租用充电宝还不如购买充电宝划算的时候,涨价的策略显然不可持续 。更何况,随着技术进步,充电宝的价格还会不断降低 。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正在不断萎缩的市场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智能手机充电速度加快的同时,电池容量和整机续航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市场上不少主流机型在中低强度使用下,完全可以保持一天的续航 。即便是续航上被吐槽最多的苹果手机,也在不断进步 。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细节,苹果不久前申请了一些跟电池有关的专利,其中就有iPhone携带更大容量电池的内容 。无疑,技术进步的浪潮之上,共享充电宝的“天花板”触手可及 。
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韭菜”可能并没有那么好割 。怪兽充电在招股书中的“风险因素”章节中就表示:充电宝、便携式充电器和用于移动设备充电的类似产品越来越容易拥有和携带,这可能导致用户对移动设备充电服务的需求减少和企业更大的定价压力 。未来,将移动设备充电作为主要营业收入来源的共享充电宝企业,业绩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
市场的道路千万条,号准用户“脉搏”是最重要的一条 。共享充电宝企业要想突破“天花板”,最重要的是抓住行业的红利期,摆脱涨价这种简单粗暴的盈利模式,利用现有流量尽快探索出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放大企业价值 。共享充电宝企业如此,那些用心细分市场的企业和产品亦如此 。毕竟,只有不断创造价值的企业才会受到消费者的拥护,始终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