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运营模式,正在毁灭真正的文艺批评

以深刻的行业改革,让文娱产业回归专业、常识和作品 。
吴亦凡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让我们看到,围绕流量明星,已催生出一个庞大产业 。而当下,它的根基有了松动的趋势 。
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指出,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并强调“抵制阿谀奉承、庸俗吹捧的评论,反对刷分控评等不良现象” 。
【流量明星运营模式,正在毁灭真正的文艺批评】流量指挥棒下崩坏的文娱生态
粉丝运营是流量明星模式中的重要部门之一,组织、动员粉丝刷数据,是粉丝运营的核心工作之一 。因流量明星业务能力不足,控评就成了维护流量明星商业价值的必选项 。
控评催生出公关公司 。公关公司负责摆平主流媒体、影响评分网站,使用营销号参与流量相关的口碑营销,制造谣言抹黑竞争对手,特别是其动员粉丝争夺番位 。近年来,艺人热衷争番位,但却以粉丝争番位的面目出现:粉丝们攻击批评者,甚至鼓励人肉批评者,网络乱象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
最终,流量明星运营模式希望消灭文艺批评,只剩下营销号和粉丝评论 。这些年粉丝干扰真正的文艺批评,导致行业批评噤若寒蝉,新媒体评分体系被污染 。
靠资源不靠能力的行业闭环
流量明星年纪轻轻却能轻松获得巨额财富,不会演戏也能成为主演,甚至获得大奖,这给其一种“自己无所不能”的幻觉 。而依赖流量明星模式的长剧生产购销机制更加深了他们的幻觉 。一部剧有流量明星即有投资、能销售,这时候,剧本完全不重要,明星几乎成为唯一的定价标准 。
因此,反观这个以流量明星为中心的长剧生产模式,其内容必然是空洞和悬浮的 。这些年,此类模式虽催生并炮制了大量文化垃圾,此类剧却能让出品方挣得盆满钵满 。但值得玩味的是,几大视频平台却处于亏损境地 。
行业整体亏损的大形势下,一些制作机构、流量明星、平台中的某些人却成了巨大利益的受益者 。以流量明星为中心的影视内容生产,必须建立在垄断的基础上,从创意、创作、制作、艺人经纪到营销发行、播出,要形成闭环,自己制作再卖给自己 。这个机制通过把成本、剧集销售价格做高,在资本市场上做出漂亮的数据,这一过程制造了巨大的灰色地带,从中获利 。
从这个角度看,理解流量明星高片酬从何而来等问题也就变得容易了 。调查显示,喜欢演技派演员的观众,往往相对成熟,对内容有一定的要求,且有一定思考能力,虽然他们的消费能力更高,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内容的要求,会造成创作风险增加、内容不可控、内容模式无法复制等“麻烦” 。
与之相反,流量明星吸引缺乏思考能力、只关注颜值的粉丝为消费群,虽然其消费能力相对较低,但容易被调动和动员,不介意参与到数据造假等活动中来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可以实现稳定的商业模式 。
文娱产业应回归专业与作品
回到流量明星本身看,他们缺乏专业、对口的训练,跨行参与影视作品的演出,却获得重要角色,在主流平台以中心人物的面目出现,并形成巨大的示范效应 。年轻人热衷于参加平台组织的选秀节目,希望一夜成名,专业院校长达四年的专业训练,不再是年轻人的首选,寻找一个好的经纪公司,寻找一个高曝光率的平台,远比专业训练重要得多,致使行业风气崩坏 。
流量明星个人盈利能力很强,但是内容盈利能力经常为负数,一演电影就票房惨败 。目前,商业成绩最好的案例是在数字唱片方面 。数字唱片单价低,通过粉丝重复购买获得销量 。但歌曲本身不流行,没有人听,于是出现了内容与艺人的新型关系:艺人是主体,艺人本身是产品,艺人参与的唱片、影片、剧集是衍生品,艺人与用户最佳的交流方式不是影视音乐内容,而是真人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