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航天故障改写了工业史

说起焊接 , 你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火花四溅的场景 , 通过加温或加压破坏金属原先的原子键 , 冷却后再形成新的原子键 , 从而实现两种金属材料的连接 , 这是最常见的焊接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比较危险 ,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辐射、烟尘对人体和环境很不友好 , 焊接后的材料还会出现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 使材料寿命缩短 。
曾经的航天故障改写了工业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长久以来 , 人们想了很多方法去克服这些缺陷 , 包括在焊接池中充入惰性气体、用聚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轰击焊件等 , 但这些方法都无法避开所有的问题 。直到近年来 , 一种新型焊接技术——摩擦焊的兴起才最终解决了以上问题 , 而这种技术的出现 , 也许要归功于航天历史中的一次故障 。
多灾多难的“伽利略号”
“伽利略号”是美国宇航局制造的木星探测飞船 , 它的工作使人类获得了木星大气层的第一手资料 , 大大增进了人们对木星的了解 , 可算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最成功的探测器之一 。可是 , “伽利略号”从诞生到“退休” , 曾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磨难 , 包括技术、资金和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来 , 甚至一度有项目流产的风险 。
1989年 , “伽利略号”好不容易发射了 , 却又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故障让“伽利略号”差点没能完成任务 。1991年 , “伽利略号”完成了向金星借力进行第一次加速的过程 , 在返回地球第二次借力的途中 , 科研人员发出了展开高增益天线的指令 , 这个天线使探测器能在遥远的木星将数据传回地球 。为了避免天线在太阳照射下损坏 , 飞船发射时天线像雨伞一样处于收拢的状态 , 等收到指令时才展开 , 完全展开之后会给地面发送一个确认信号 , 可科学家们一直没能等到这个信号 。
为了弄清楚远方的“伽利略号”到底发生了什么 , 科学家们利用“伽利略号”传回来的飞行姿态等有限数据 , 在地球上使用复制品进行分析和模拟 。排除掉种种可能性后 , 科学家们最后发现 , 天线未能完全伸展到位 , 是因为有三根杆粘在了一起 , 这让天线看起来就像一把不能完全展开的坏雨伞 。
科学家使用了好几种方法试图让天线分开 。第一招是热胀冷缩 , 他们通过远程指令让探测器进行旋转 , 先让天线长时间面向太阳暴晒 , 再将它置于防护罩的阴影中 , 让它冷却 , 希望温度差所产生的应力可以让天线分离 , 但没能奏效 。第二招是撞击 , 工程师们尝试旋转“伽利略号”另一个较小的天线来撞击高增益天线 , 期望由此产生的振动可以让骨架弹开 , 可惜经过六次撞击也没能成功 。第二招失败后 , 工程师们用了最后的方法:反复重启 。他们将用来打开天线的驱动器以特定的频率反复开启 , 以此增大展开动作的动力 , 希望能一举“开伞” 。
遗憾的是 , 这些方法通通无效 。无奈之下 , 科学家们只能让另一套近距离通信的低增益天线独挑大梁 , 接收传输速度慢且清晰度不高的数据 。后来 , 随着地面接收技术以及信息压缩技术的进步 , 科学家们才获得了足够的探测数据 。
冷焊效应与防冷焊方法
为什么高增益天线的骨架粘得这么牢靠 , 以至于智计百出的科学家都拿它毫无办法呢?进一步研究发现 , 原来这些金属天线就像被焊接过一样 , 完全地熔在了一起 , 自然不能指望小小的外力轻易地将它们分开了 。
在温度极低、压力很小的真空环境中怎么会发生“焊接”这样的现象呢?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冷焊效应 , 当航天器处于超高真空环境时 , 航天器金属部件表面的原子类型单一 , 没有任何其他物质将它们隔开 。这些原子便会相互扩散 , 甚至发生不同程度的粘合 , 直至进一步整体黏着 , 就发生了类似焊接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