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新出口:集体出行来了?

在经济不断增长的今天 , 人们对于便捷出行的需求也不断增高 , 不论是周内的上下班出行 , 还是周末的短途出行 , 都开始越来越依赖滴滴、曹操这样的打车软件 , 这种需求增长刺激打车市场飞速扩张 。
随着打车平台的不断发展 , 如今除了主营个人出行的滴滴、曹操等网约车平台外 , 也开始出现提供集体出行的网约车服务平台 。经过短短几年发展集体出行市场也开始成熟 , 行业赛道不断涌入新鲜血液 , 一时间热闹非凡 。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网约车的新出口:集体出行来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网约车的新出口:集体出行来了?】集体出行需求渐起
集体出行服务平台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搭建的服务平台 , 和其它平台模式差别不大 , 在于整合市场供需信息 , 提供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 , 为有集体出行需求的用户提供预约车服务 。一般划分服务的标准以用车时间和出行距离为主 。
目前集体出行方面的需求主要来自企业和个人两个方向 。企业需求包括商务会议、洽谈、接机、出差、接待、往返酒店等时候的商务用车需求 , 也包括赛事演出、展览展会、学习交流、公司团建、年会、酒会、大型团队聚餐等企业大型活动的用车需求 。
平台在提供服务方面 , 根据不同场景提前规划用车服务 , 优化车辆司机调配 , 为企业安排出行服务 。而个人出行场景主要以休闲旅游为主 , 包括婚庆用车、通勤用车、周边游、短/长途旅行、家庭用车等 。
从最近几年的市场份额来看 , 整个集体出行行业有迅猛扩张的态势 。2019年集体出行服务平台市场规模约为2098亿 , 到了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 , 份额开始降低 , 市场规模缩减至1462亿元左右 。而到了2021年中国出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 预计到2025年集体出行服务平台市场规模达2656亿元 , 5年复合增长率达12.7% 。
产业链组织成熟
2014年是集体出行服务行业的元年 , 接我巴士、飞路巴士等互联网定制巴士平台陆续上线 , 为乘客提供定制上下班通勤班车的服务 , 到了2015年滴滴出行开始布局巴士业务 , 滴滴巴士正式在北京、深圳上线 。经过多年发展整个行业的成熟程度开始不断提升 , 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闭环 。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 , 主要是一些车辆供应商构成 , 车辆是集体出行重要的载体 , 集体出行行业上游的车辆供应主要为中大型客车 , 包括公交车、座位客车及校车 。随着近些年新能源车的放量 , 一些平台也开始陆续用上新能源车 。
从产业链中游来看 , 主要参与者就是集体出行服务的平台方 , 依托平台整合资源 , 为各类消费者提供出行服务 , 用技术链接产业链上下游 。根据平台经营模式的不同 , 目前主要分为C2C和B2C两种自营模式 。
C2C模式的平台方只是独立三方 , 所以运营起来更轻 。C2C模式的企业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 连接起用户和汽车服务提供商形成交易 , 主要负责匹配供需信息 , 而平台自身不提供车辆资源 , 车辆及驾驶员资源主要来源于汽车租赁公司及私家车队 。这种模式下车型更全 , 也能涵盖更多出行场景 。
B2C模式则持有自营资产 , 相对更重些 。B2C自营模式为企业自购车辆 , 拥有运营车辆的所有权及使用权 , 对车辆及司机进行垂直管理 , 并直接以企业经营模式雇佣专职司机 , 拥有严格的规则与管理能力 , 设置了统一的标准化车辆服务准则 , 有较高的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