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律所的制胜之道:培训就是生产力( 二 )


在明律所这类疑难案件研讨,既让参与办案的律师获得更多办案思路的启发,同时也让年轻律师有了一次接触大案要案的机会,既提升了办案质量,又开阔了律师视野 。
以案说法讲座
在明律所为提升律师的办案能力和服务水平,每两周举办一次“以案说法”讲座 。主讲人一般由“督导律师”级别以上的律师担任,或者有成功案例的律师结合自身办理得比较好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给律所全体律师做培训 。
律所创始人、主任杨在明表示:“往往同一个法律问题,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理解 。通过讲座可以让律师了解不同地区的办案差异,在实际办案中才能更有针对性 。”例如拆迁安置方案,在某些省份如果觉得方案不合理可以直接就安置方案提起诉讼,另外一些省份则认为安置方案不是一个具体的行政行为,不具有可诉性,那么要想调整安置方案,就必须采取其他方式 。
“讲座主题一般围绕代理案件中的热点问题展开”,杨念平表示,“前不久我们举办了一场关于‘外嫁女’拆迁权益保护问题的培训,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外嫁女的拆迁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很多女性要求维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培训 。以案例为起点,对这一类案件进行分析,揭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着手 。”
目前,在明律所已有三四十位律师参与到讲课当中,一位律师讲两场,全年能提供七八十场讲座 。对年轻律师来说,这种培训就是离开大学课堂之后的第二大课堂,能快速吸收其他律师的成功经验 。
模拟法庭
为提高律师的实战能力,在明律所开设了模拟法庭 。“目前很多大学和律所都在搞模拟法庭,但是很多存在形式大于实质的问题,我们要把模拟法庭实质化 。”杨在明认为,“很多硕士、博士毕业生刚从学校出来,学历很高,但是动手能力不够,理论不能转化成生产力,不能转化为解决当事人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通过一批高水平的律师,给有待成长的年轻律师当陪练,加快年轻律师的成长速度 。”
如何做到模拟法庭的实质化?一方面,杨在明要求参与者认真准备,将模拟法庭上的表现与评优晋级挂钩 。杨在明表示:“我们是把模拟法庭放在战略发展高度来做,目前一个月举办两次,以后还将稳步推进,下一步将增加频率,有可能演化为一个月举办四次,甚至是更多 。”
另外,为保证模拟法庭的权威性,在明律所聘请了具有法官任职经历的顾问来担任模拟法庭的法官、合议庭成员,发挥他们的专长 。在法庭辩论设计上,邀请一批能力强的律师模拟被告方,以此锻炼“只为被拆迁人服务”的原告律师 。被告律师能力越强,越能起到锻炼原告律师的作用 。
杨念平认为模拟法庭对资深律师同样有效,“模拟法庭最初是为新入行的年轻律师而设,后来我们发现,对资深律师同样有作用,例如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上、在对庭审现场应变能力的提升上,资深律师同样可以获得进步 。”
“培训就是生产力 。”对于培训之于律所的意义,杨在明看得很清楚,“下一步,在明律所将下更大力气抓好培训,在做实质量的前提下加大频率,通过培训在巩固优势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