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骨传导为听力重建领域注入活力 专家呼吁尽早干预术后听力问题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升 , 如何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 更好地改善听障人士的听力 , 成为专家和业界关注的话题 。采访人员20日获悉 , 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牙骨传导系统作为创新听力解决方案在单侧耳聋干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引起专家的关注 。
刚刚出席了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赵宇、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咽喉科医院听力学临床中心主任王云峰20日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 。
【牙骨传导为听力重建领域注入活力 专家呼吁尽早干预术后听力问题】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听力学临床中心主任王云峰表示:“牙骨传导听力系统的出现 , 解决了单一干预手段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的问题 , 为听力重建领域注入了新活力 。”
牙骨传导系统在无创的同时能保证声音传导质量 。
据介绍 , 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将微型换能装置佩戴在上颌磨牙上 , 声音振动信号通过颅骨传导到耳蜗 , 没有皮肤和软组织吸收和衰减 , 音质自然而清晰 , 尤其是保留了辨别方向和噪声环境下识别语言的高频信号 。
赵宇教授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 , 干预的听损的方法包括CROS+气导助听器、经皮骨导助听器 , 手术植入式骨导助听器等 , 但这些干预手段或多或少存在手术风险大、音质欠佳、佩戴不适等不足 。
这位专家解释 , 经皮骨传导方式的外置式骨导助听器 , 声音振动信号在传导中被皮肤和软组织吸收衰减 , 听力效果不如外科植入的直接骨传导;对传式气导助听器 , 两只耳朵都需要佩戴助听器 , 健耳耳道被堵塞 , 使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手术植入式骨传导助听器有一定的风险 , 手术前患者不知道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
赵宇教授表示 , 听力损失的发病原因各不相同 , 发病原因分为先天性与后天继发性 。近年来 , 听神经瘤与胆脂瘤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 , 选择手术摘除者有部分人术后听力丧失且人工耳蜗无法起到有效作用 。赵宇教授直言 , 如果不及时对他们的听力进行有效干预的话 , 听力障碍会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
采访中采访人员了解到 , 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将牙作为“天然与颅骨整合在一起”的基座 , 替代了相关外科植入的钛钉基座 ,  无创的同时能保证声音传导质量 。据了解 , 这种非手术直接骨导助听装置不仅无创 , 在安装前 , 患者可以试听声音效果 。
王云峰表示对采访人员表示 , 牙骨传导系统的出现打破市场僵局 , 不仅无创、佩戴隐蔽舒适度高、价格适中 , 更重要的是治疗方向精准 , 只要有一个耳蜗“工作”的患者 , 都可以使用牙骨传导系统产品 。
体验了牙骨传导系统的王女士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技术人员把一个小小的口内设备放在我的牙齿上 , 我能够清楚听到播放器中的乐曲 , 产品取戴过程 , 全程也只需要两、三秒 , 十分方便 。”
口内机是否会影响吃饭、是否会有很明显的感觉?声佗医疗技术人员表示:“口内机的骨传导信号水平能够调整到防止触觉感知 , 并提供足够的功能增益和输出 , 不会影响到说话和日常饮食 。”(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