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撞船撞礁撞潜艇?三艘航母集结是为掩护它?( 二 )


施洋:撞船撞礁撞潜艇?三艘航母集结是为掩护它?
文章图片
南海深度示意图
至于撞上其他潜艇 , 相关例子毫无疑问就要举出1992年2月11日俄罗斯海军945型攻击核潜艇K-276号与美国核潜艇“巴吞鲁日”号相撞一事了 。
除了这种对抗性的潜艇“水下斗法”所导致的相撞外 , 诸如1969年苏联K-19号核潜艇撞击处于水下停车状态的美国“小鲨鱼”号潜艇 , 或2009年2月英国“前卫”号战略导弹核潜艇与法国“凯旋”号战略导弹核潜艇在大西洋中部因为没有互相发现对方而在低速状况下发生碰撞这种单纯的航行事故 , 在南海水下也是有可能的 。
考虑到在南海附近日常活动的既有美国核潜艇 , 也有中国海军的核潜艇和常规潜艇 , 还有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常规潜艇 , 在事故尚未有第二当事方“认领”的情况下 , 单凭猜测就确定是某国的责任显然也缺乏依据 。

施洋:撞船撞礁撞潜艇?三艘航母集结是为掩护它?
文章图片
1992年与美国潜艇相撞后的俄罗斯K-276号潜艇
核潜艇作为隐蔽性极强又涉核的关键性武器装备 , 世界各国对其日常动向都严格保密 。美国海军虽然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核潜艇部队 , 同时也算是在信息公开上相当透明的海军 , 但在核潜艇问题上多数时候同样是大部保密 , 讳莫如深 。
除了新核潜艇的建造服役信息、老潜艇的退役消息以及少数潜艇完成任务返回本土的情况外 , 美国核潜艇在海上的行动很少有人报道 , 潜艇一般也不会随便进入其他国家的港口 。少数的几次曝光 , 要么是在敏感时间点上造访敏感地区的威慑行动 , 要么就是与其他船只或物体发生龃龉 , 消息盖不住了 。
施洋:撞船撞礁撞潜艇?三艘航母集结是为掩护它?
文章图片
2017年4月对韩国进行“日常停靠”的美国海军巡航导弹核潜艇“密歇根”号
从这次撞击事故来看 , 美国潜艇在行动上“无法保密”恐怕是其决定公开的重要原因 。按目前情况 , 美国潜艇10月2日在南海水域与“不明物体”相撞 , 在进行紧急处理后以水面航行状态返回关岛 , 这意味着潜艇在事故发生后完全处于对外暴露、且难于机动的状态中 。
笔者粗略估算了一下 , 从南海中部水域走巴士海峡向东前往关岛 , 全程大约2000海里出头 , 按照美国普通核潜艇水面航速12节(“海狼”级核潜艇的水面航速未知)推算 , 大概需要7天时间才能走完这段旅程 。
这一过程中 , 潜艇航速低、机动性差、水面状态无法隐蔽 , 再加上当代潜艇也几乎没有可靠的防空武器系统 , 只要有任何的海空力量经过其航线附近 , 就一定会轻易捕捉到这艘潜艇;如果在战时状态 , 这种“捕捉”自然就会上升到“攻击”的层面 。而南海作为当前中美海上军事力量博弈的重要场所之一 , 其所存在的各国海空力量的密度之高 , 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
施洋:撞船撞礁撞潜艇?三艘航母集结是为掩护它?
文章图片
而且 , 如果把美国潜艇的新闻与其他新闻联系起来 , 不难发现这件事情牵动的力量可能更庞大:
10月4日前后 , 包括美国海军“里根”号、“卡尔文森”号两个航母打击大队 ,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所在的第21航母打击大队以及日本以“伊势”号直升机航母为核心的海上自卫队舰艇编队 , 总数超过17艘的水面舰艇编队 , 共同在冲绳以南的水域进行大规模联合军演;随后又有卫星拍摄到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所在的第21航母打击大队向西穿越巴士海峡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