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中国冰雪的“出圈路”
央视网消息(采访人员 徐也晴 实习采访人员 冯元):2015年7月31日 , 北京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成功 , 冰雪运动自此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 逐渐打破“次元壁” , 走上了“出圈”之路 。
从“0”到“1”
北京获得冬奥会举办权前 , 中国代表团在历届冬奥会上参赛的大项(Sport)仅占所有大项种类的半数左右 , 除了滑冰、滑雪和冬季两项等“常规”项目外 , 其他项目中零星可见中国运动员的身影 。也就是说 , 许多冬季项目在中国仍然是空白——据统计 , 在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Event)中 , 大约有三分之一此前并未开展 。短短几年间 , 中国竞技冰雪运动恶补短板 , 力争在2022年冬奥会上 , 从头至尾都有带有五星红旗标志的中国运动员站在赛场上 , 实现“全面参赛”目标 。
除了选手们在赛场上大放异彩 , 冬奥会赛场上的裁判席也开始出现“中国身影” 。据统计 , 1992-2018年的冬奥会中 , 我国共有22人次担任裁判 , 2018年的冬奥赛场上出现首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中国裁判 。为更好地做好冰雪项目竞赛工作 , 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于2020年5月授予691人冰雪项目国家级裁判员称号 , 其中多为雪上项目裁判员 。值得一提的是 , 2022年冬奥会将有4名中国冰壶裁判首次执裁 。
此外 , 政府连续发布文件、出台配套措施 , 也从政策层面大力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 , 为全国的冰雪产业“查缺补漏” 。
从“小”到“大”
与冰雪运动强国相比 , 中国的冰雪运动起步晚 , 发展时间短 , 面临群众参与面不广、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 , 曾一度被认为是“小众运动” 。但随着北京再次申奥成功 , 冰雪运动的大众参与度更上一个台阶 。
据央视网统计 , 自2016年起 , 公众在互联网搜索“滑雪”“滑冰”等冰雪项目的频次明显上升 , 且多集中在11月、12月和次年1月 。除2020年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外 , 实际参与滑雪项目的群众也逐年增多 , 2019年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次是2014年的二倍 。
此外 , 人们对冰雪运动关注和讨论的内容也悄然改变 。统计发现 ,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2016年开始 , “滑雪”在网络平台的讨论频次较前五年相比明显增加 , “寻友组队”成为大部分爱好者的第一需求 , 而且讨论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多元 , 侧面反映了滑雪项目正逐渐脱离“小众” , 走向“大众” 。
大众对于冰雪运动的衍生需求给冰雪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近几年 , 中国冰雪产业蓬勃发展 , 相关企业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 2020年仅“滑雪”类企业数量就超过2016年四类冰雪企业数量总和 。同时 , 我国冰雪产业规模扩大、覆盖范围也变广 , 国产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比如国产脱挂式架空索道的发展势头迅猛 , 从2015年仅有个位数增长到2020年的26条 , 此外国产造雪机也正代替进口商品被雪场经营方使用 。由此可见 , 人们对于冰雪的喜爱不仅表现在“直接参与” , 还间接推动了衍生产业的发展 。
从“北”到“南”
- 谷爱凌领衔,中国雪上项目冬奥会有多个夺金点
- 冰丝带将产生14金 宁忠岩有望改写中国男子速滑史
- 中国雪橇队首获冬奥席位 4个小项都拿到参赛资格
- 全线缺货!Kindle要退出中国市场?官方回应了
- 美防长:想和中国军方高层沟通
- 证监会:“推动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系误读
- 证监会:推动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系误读 美国打压胁迫中国企业退市
- 当上非洲酋长的中国小伙已回国 称与非洲“土皇”仍保持联系
- 中国南方地区首个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
- 中国驻所罗门群岛使馆:华人功绩应该被所人民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