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台儿庄的“古城新说”

中新网枣庄10月18日电(张煜欢)17日晚 , 大巴车行驶在夜色中 , 远远能看到几束耀眼灯光勾勒出一个古城墙模样 , 便知道——是台儿庄古城到了 。
17至18日 ,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共同主办的“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活动走进山东枣庄 , 探访与大运河有着不解之缘的台儿庄古城 。
作为京杭大运河唯一一段东西走向的航道 , 枣庄段运河与大运河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 , 是京杭大运河由江苏进入山东的第一个城市 。
这座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 , 历史上曾是一座商贾云集、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水乡古镇 , 有着大运河上最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3公里长的古运河河道 , 被称为“活着的运河” 。
当“活着的运河”遇见“崭新的古城” , 采访人员在此处遇见的人们构成了镜头中的台儿庄“新图景” 。
采风团抵达台儿庄古城是在夜里 。一下车 , 处处灯火通明恍若白昼 , 好不热闹 。而这里的宁静清晨 , 却又别有一番滋味 。
冷冽的晨风中 , 景区讲解人员赵雅乐已静静等候在游览车前 , 戴好“小蜜蜂”话筒准备开始新一天的“营业” 。
赵雅乐是个土生土长的“95后”台儿庄人 。“小时候印象中这一带有条运河 , 然后有座高楼 , 有时我们偷偷过来玩 , 家人还常说要离河远一点 , 注意安全 。”
后来便有了这座新修的古城 。台儿庄古城建设之初赵雅乐在上高中 , 等到她高中毕业时 , 景区发展已步入正轨 。“那时候我就在想 , 未来到景区工作该有多好?”填报专业时 , 赵雅乐在和父母商量后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 , 为的就是毕业后能回到台儿庄古城工作 。
顺利“圆梦”的她 , 把景区讲解这份看似枯燥的工作做出了感情 。她最高兴的时刻 , 是游客对古城发出由衷赞叹的时候 。有人告诉她 , 去过那么多的古城 , “只有‘重建’的台儿庄是最原汁原味的”——赵雅乐对这句话念念不忘 。
原汁原味 , 说的也是千年运河水流淌依旧 , 台儿庄人在这片土地上有了更美好的生活奔头 。
今年国庆黄金周 , 在景区负责活动维护的台儿庄人张明磊直呼“走断了腿” , 每日步数在3万步以上 , 带着舞狮队、高跷队巡游在古城的大街小巷 。每日与七八万名游客的互动 , 让这几支队伍“累并快乐着” 。
街上热闹纷纷 , 而在一家扎染铺里 , 王格正带着几名游客精心体验扎染工艺 , “我们先拿出这块手帕 , 用扇子形反复对折 , 再团成一个小球后用两根皮筋扎紧……”这位“90后”创业者也是土生土长的台儿庄人 , 从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中生发出了创业之梦 。手工制作一条扎染小手帕的费用是40元 , 手把手教学 , 一点点积累 , 她说 , 假期里每日数千元的营业额“不成问题” 。
在台儿庄古城 , 似乎每个角落里都有着如此鲜活的生活图景 。时代向前 , 回看古城今昔 , 似乎也是过去的历史造就了今日的古城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