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外在中国组团献血,背后故事不简单……

一名在上海工作18年的

尼泊尔外科医生

一个名为“Bloodline”的

“熊猫血”献血志愿者组织

一座“像沸腾的火锅”的城市

这三者究竟因何交汇?

又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

尼泊尔外科医生留沪工作

发现“熊猫血”稀缺问题

阿思势是一名来自尼泊尔的外科医生,在上海已经工作了18年 。阿思势的父亲是一名肺科医生,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绩优异的阿思势选择学医 。

2003年,拿到政府奖学金的阿思势来到上海,攻读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便留在上海工作 。工作之余,他常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还成为了义务宣传员 。

这个老外在中国组团献血,背后故事不简单……
文章图片
Rh血型与ABO血型是人类输血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类型,由于Rh阴性血在我国人群中非常少见,故又被称为“熊猫血”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阿思势深知血液在手术中的重要性 。

阿思势回忆,一位法国游客曾在上海旅游时出车祸需要大量输血,血型是Rh阴性 。这一血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占比较低,但在外籍人士中占比相对较高 。

阿思势得知血库储存量不足,立即发了一条朋友圈求助 。意想不到的是,很快有80多位好友纷纷表示愿意帮助,为这位游客的生命接力 。也正因此,阿思势发现了“熊猫血”在医疗急救中的稀缺问题 。

“Bloodline”聚集力量

外籍志愿者加入献血行动

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团队?这样可以聚集越来越多的力量,还能方便大家交流 。于是,成立一个献血志愿者团队的念头在阿思势的心中萌芽了 。

“我身边的很多外国朋友都有无偿献血的意愿,可对中国的献血政策和现状并不了解,这让他们对献血望而却步 。”在上海市血液中心的指导下,阿思势发起成立了名为“Bloodline”的献血志愿者组织,组织在上海的外国人宣传献血知识并定期组织志愿献血 。
这个老外在中国组团献血,背后故事不简单……
文章图片
此后,外滩、东方明珠等地标的无偿献血车上,都留下“Bloodline”成员撸袖献血的记录 。

“虽然我不是中国人

但我有一颗温暖的‘中国心’”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Bloodline”向在沪外籍人士发起献血抗“疫”的宣传动员,并组建名为“武汉加油”的微信群,成功招募200余人次的外籍人士捐献热血 。

“看着很多陌生面孔举起胳膊、卷起衣袖,我激动不已 。”阿思势回忆道 。
这个老外在中国组团献血,背后故事不简单……
文章图片
现在,阿思势的妻子和女儿也加入到志愿活动中,阿思势的女儿也成为了“Bloodline”一员,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为“热血爸妈”摇旗呐喊 。

这个老外在中国组团献血,背后故事不简单……
文章图片
“虽然我不是中国人,但我有一颗温暖的‘中国心’ 。”说这话时,阿思势脸上满是温暖的笑容 。在阿思势
【这个老外在中国组团献血,背后故事不简单……】的眼里,上海就像一个火锅,包罗万千永远沸腾 。在这里,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努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
如今,诞生于上海的“Bloodline”已覆盖北京、天津、厦门、广州等14个城市 。“Bloodline”成员不断更换,阿思势可能也会离开上海,但他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献出的热血,已融入城市的血脉,被永久珍藏、永远不会被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