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投降”了 一切只是开始( 二 )


而帕特·基尔辛格说的IDM2.0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巩固自有芯片制造能力,特别是将斥资20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两座全新芯片工厂;扩大与第三方代工厂的合作,包括以先进制程技术生产一系列模块化芯片;承接芯片代工及封装业务,以欧美客户为起点,面向全球客户 。
帕特·基尔辛格的提法某种程度上迎合了美国国内政界的想法 。在帕特·基尔辛格上任之前的2020年6月,共和党和民主党共同提出两个有关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法案,分别是《美国半导体(芯片)生产激励措施法案》、《美国芯片厂法案》,计划拿出300亿美元来资助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两个法案合并纳入美国《2020年国防授权法案》,旨在通过扩大美国政府对半导体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资,引入激励措施,进一步美国国内芯片厂的建设 。
帕特·基尔辛格打造代工厂的计划已经得到了美国国防部的支持 。今年8月,美国国防部和英特尔达成协议,英特尔IFS(代工服务部)将按照“快速保障微电子原型商业计划”,为国防部提供商业代工服务 。这样的大客户,也填补了未来英特尔芯片厂的产能 。
可以说,英特尔高调提出的IDM2.0计划,完美配合了拜登政府打造本土芯片产业链的雄心,也符合美国建立更强大国内供应链的倡议 。美国商务部主持的这场半导体峰会,被解读成政治干预市场,偏袒美国国内企业,打压异己的“鸿门宴”也在情理之中 。
政治手段打压商业竞争对手
美国早是惯犯
用政治手段打压竞争对手、破坏全球经济市场,美国早已是惯犯,直接上手抢高科技企业的份额也不是第一次 。
曾在芯片行业领先的日本企业,在遭受美国制裁后选择妥协,被迫签订《日美半导体协议》,单方面向美国开放知识产权和专利,最终走向衰落并被美国反超 。不久前,法国金普斯公司创始人马克·拉叙斯在《芯片陷阱》一书中披露了美国从注资、入股到换人,甚至不惜动用美国安全部门进行胁迫和监听,一步步抢走金普斯公司的全过程;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也是遵循同样的套路 。只不过面对美国的“巧取豪夺”,华为并未妥协,这背后是整个中国的支持 。
而现在台积电应美国的要求在美设厂,还是在英特尔计划设厂的亚利桑那州,加之美国人进入公司董事会、注资,昨日故事正在台积电重现 。不过对于台积电的妥协,岛内舆论却是乐观居多 。台媒在报道中用“率先”“早于韩国”等字眼,体现台积电“亲美”的积极,而比起提交资料中有大量不公开资料暗含的风险,台媒则更关注的是文件中的所谓“亮点”——台积电告知美方,今年营收将达566亿美元,大力宣扬营收创新高 。
台积电“投降”了 一切只是开始
文章图片
而岛内相关企业则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壮胆 。日前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公开表示,台湾半导体制造业未来仍相当有竞争力,美国推动半导体产业本地化制造不可能成功 。他说,美国已经回不到过去 。现在就算投1000亿美元,在美国重建半导体供应链,最后仍然会发现成本太高,缺乏竞争力 。这一言论引起岛内业界多位重量级人物响应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说,美国建厂要看基础设施,但美国缺乏半导体基础设施,建厂成本相比大陆要翻倍,远高于原本预期的增加30%~40% 。稳懋董事长陈进财也表示,完全认同张忠谋的看法 。公司评估过美国建厂,的确成本太贵,绝不会只高于台湾建厂成本30%,整体挑战很大 。
美国坐实政治打压之事,岛内业界还只局限于技术的小圈子里谈竞争力,显然过于理想化 。美国向来都是以自身利益为重,台湾地区只是美国予取予求的跟班,在美国面前哪有什么议价能力 。加之现在民进党当局一心投靠美国,在政治上、安全上、经济上都仰仗美国所谓“保护”,在钱面前,谁能保证台湾地区不是下一个被美国抛弃的对象呢?也难怪有人讽刺说,或许美国现在没有动手,但等未来台积电的新厂建成,美国可以找个理由强迫台积电卖厂 。看看英特尔计划五到十年建成20座芯片厂的计划,强买总比建来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