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13年的“双十一”正在降温?这些反思值得重视


搞了13年的“双十一”正在降温?这些反思值得重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2009年算起 , “双十一”网络促销活动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 。跟往年相比 , 今年的“双十一”人气已经有所降温 , 市场口碑也变得更加多元 , 一些反思的声音值得重视 。
“双十一”最初的核心卖点就是打折促销 。动辄五折的大幅让利刺激了购买欲望 , 释放了消费潜力 , 也活跃了市场 。此后 ,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商家和电商平台加入 , “双十一”逐渐演变成为一场盛大的购物狂欢 。
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利器 , 适度的价格竞争可以激活企业之间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 倒逼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也可以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实现互惠共赢 。然而近些年来 , “双十一”打折却慢慢变了味 。随着促销规则越来越复杂花哨 , 一些平台和商家偏离了真打折、真让利这个核心 , 变成了口惠而实不至的噱头 , 甚至变相宰客的套路 。在促销的热闹表象之下 , 一些促销商品到底有没有折扣、有多大折扣 , 已经变成了一道道运算复杂的“奥数题” 。一些媒体对某些平台、商家和商品进行了长时间跟踪比照 , 结果甚至发现“‘双十一’期间价格全年最贵” 。
受到诟病的不只是价格 。“双十一”从部分消费者“无脑买”的时间窗口 , 变成了一些商家难得碰上的“良机” , 为他们大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开方便之门 。在销售洪峰袭来之际 , 一些平台和商家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 对消费者显失公平的格式合同也大行其道 , 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 。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 刷单、虚假点评、数据造假成为一些平台和商家“公开的秘密” 。凡此种种 , 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 与应该倡导的理性消费、健康消费背道而驰 。
在今年的“双十一”前夕 , 市场监管总局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 。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近几年“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的投诉情况 , 梳理出六点事项提请广大消费者注意 。这些工作提示和注意事项都有的放矢 , 也从侧面印证了相关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 。
【搞了13年的“双十一”正在降温?这些反思值得重视】网络促销活动乃至整个电商行业要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 , 就应该纠正种种偏差和乱象 , 回到促进理性消费、健康消费正轨上来;还应该通过持续创新 , 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趋势、新变化 。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 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出现了升级换代 , 变得日益多元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里 , 特别是对于大批年轻的新生代消费者来说 , 简单粗暴降价的边际效应已经在递减 。动辄对折的价格战也不见得科学理性 , 甚至可能损害行业的未来成长空间 , 透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互信 , 有损健康的生产经营消费秩序 。
事实上 , 那些行稳致远的百年老店、知名品牌 , 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往往都不是价格 , 也很少采用低价倾销 , 甚至打恶意价格战的市场策略 。市场竞争真正的制胜法宝是什么 , 值得更多的商家和平台去研究思考 。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缔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 给商家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90后”“00后”等世代的年轻消费群体崛起之后 , 传统的市场需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对来说 , 年轻群体更加追求商品服务的个性化、独特性和创意内涵 , 注重通过市场消费来满足自我的精神、情感和文化需求 。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 , 商品服务本身已经不是唯一的诉求 , 它们所蕴含的符号、文化、精神情感内涵等延伸性价值 , 以及由此带给他们的文化体验变得越发重要 。除了价格之外 , 如何捕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 以更好的质量、更优的服务、更丰富的文化附加值去满足消费者需求 , 值得平台和商家倾注更多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