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华为绿色包装团队探索包材可降解、可回收,2020年减排约2.39万吨( 二 )



传统的包装思维 , 是在物品包装过程中采用增添硬纸板 , 提高局部刚度来进行缓冲 , 或者是采取卡扣拼接、燕尾槽拼接的方式嵌入构件提升包装材料的局部刚度 。但是囿于包装材质本身的一些因素 , 很难做到在用料减少的同时 , 提供同样的安全性 , 尤其是在一些卡槽等关节部分更难实现 。而多密度缓冲工艺可以让两种不同的材料达到一体融合 , 通过改变包装材料配比 , 在减少物流包装用量的同时对局部的缓冲进行加强 。
——小刘
”同样的一组“绿色”数字说明了多密度缓冲工艺的“黑科技效果”:
应用后 , 单个5G MIMO产品包装体积减少了38%;
2020年共实现减重1362吨 , 相当于减少约2165吨二氧化碳排放(同上 , 相当于2020全年减少了386辆1.6L小轿车的碳排放)“
我们并没有为这两项研发成果申请技术专利 , 因为我们想要和更多行业内的工程师们进行合作研讨 , 共同推动绿色包装的发展 , 所以 , 开放的心态是必要的 。
——小马

揭秘:华为绿色包装团队探索包材可降解、可回收,2020年减排约2.39万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仿真分析:从绿色研发到绿色开发
如果说“塑钢轻质托盘”和“多密度缓冲工艺”是一种绿色研发的话 , 那么在整个研发过程中 , 为了进一步缩短工期、在积极试错的同时降低成本 , 华为绿色包装团队上线了“仿真分析”系统 , 实现了“绿色开发” 。
团队发现 ,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的一大掣肘就是模具不好成型 , 在产品验证之前 , 像多密度缓冲工艺一样的诸多“黑科技”需要进行反复验证才能进入实践检验阶段 。
揭秘:华为绿色包装团队探索包材可降解、可回收,2020年减排约2.39万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因此 , “仿真分析”就是力求通过电脑生成包装力学仿真模型 , 这个模型可以在系统中借助数据模拟防震过程 , 观察试验过程中产品全方位的受力情况 , 经模型运算出的产品受力数据 , 确定产品、工艺研发的极限 。这一过程也被称之为“设计白盒化” , 在不断的添加变量、场景还原、数据修正的过程中 , 推动整个流程更加科学运作 , 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
正是在不断的仿真模拟分析过程中 , 团队认为 , 5G MIMO基站中的两项“黑科技”在未来仍然具有技术优化的空间 。
以绿色之衣 , 盖天下之方圆
绿色环保的价值 , 永远绽放在未来 , 而不是现在 。这一点 , 华为绿色包装团队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非常清楚 。

在包装材料可降解、可回收的研发上 , 我们绿色包装团队还需要继续探索 。我们一直坚持认为 , 依托华为这个平台 , 在包装技术上不断推动研发和工艺的改善 , 一定会有其他公司效仿 , 共同为建设绿色家园而努力 。当我们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多前进一步 , 某种程度上 , 我们也为企业履行肩负的社会责任多尽一些绵薄之力 。
——华为绿色包装团队负责人

揭秘:华为绿色包装团队探索包材可降解、可回收,2020年减排约2.39万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组数据已经见证了华为绿色包装团队的辛勤耕耘:
2020年 , 华为运用绿色包装技术 , 公司全年出货量达30多万件 , 相当于节省了7.5万多立方米(如果按照一棵成年胡杨树1.5立方米推算 , 可以节约5万棵胡杨树)的木材 。
揭秘:华为绿色包装团队探索包材可降解、可回收,2020年减排约2.39万吨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