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今日在长沙安葬 袁爷爷您的叮嘱我们会记得!
追忆千里稻香,致敬不朽丰碑
文章图片
11月15日,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 。
同日9时38分,湖南省农科院主办袁隆平院士追思礼,展开对老先生的深情怀念,并分享近期科研成果进展 。
网友纷纷留言,悼念袁隆平院士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袁隆平精神学习交流会上,科学家们深情追忆与先生的过往
作为袁隆平的学生和助手,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邓华凤研究员追忆了恩师的崇高风范和治学精神 。他说,袁隆平从1960年7月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开始杂交水稻探索,到2021年5月仙逝,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整整60余年,其人生历程就是一部杂交水稻发展史 。
杂交水稻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即“三系法”“两系法”和超级杂交水稻,俗称杂交水稻的三大战役 。他有幸跟随袁隆平参与了第二和第三大战役,从恩师身上学到很多,例如爱党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协作精神等等,真是受益匪浅 。其中,恩师的创新精神对他影响最深,也引领着他从一位杂交水稻小兵成长为杂交水稻干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 。
水稻分子遗传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院士,在年轻时就认识袁隆平先生,并接受过他很多帮助 。他说,袁先生一生为稻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奋斗,不仅为在中国土地上践行着消除饥饿的誓言,更为世界粮食供给播撒智慧 。而袁先生对农业研究后辈的谆谆教诲,让许多人终身受益 。为此,钱院士讲了个小故事:4年前,袁先生问他最近在干什么,自己笑着说很累、干不动了 。袁先生问他多大年龄,他说55岁,袁先生说:“人到55,犹如出山虎!”听罢备受鼓舞的钱院士,当即请袁先生把这句话写在了纸上 。至今,这张纸条仍放在他的书房里 。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院士,一边回忆和描述着5月24日那天,大人们带着孩子,老百姓自发地参加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场景,一边感叹在中国已经很难见到这么一种现象了 。袁先生为什么值得我们这么去怀念和尊敬?胡院士说,因为袁先生是科学家精神最好的践行者,值得好好学习 。特别是他能够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顶住压力发明杂交水稻,并且做到生命不息、创新不止,这对于年轻的一代科研人员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
87岁高龄的戴景瑞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由于工作原因且有共同语言,他曾与袁隆平交往了50多年 。在戴院士看来,袁隆平的贡献有四点:一是无私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 。袁先生把他发现的雄性不育的材料分发给全国的水稻育种很多单位,组成全国大协作的攻关团队;二是不懈奋斗、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袁先生不但在产量上不断攻克难关,而且在杂交稻的品质上也不断有所改进;三是让杂交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四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袁先生躬身实践,以田野为家、以水稻为伴,终生为水稻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
- 大健康年度盛会!第31届中国(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今日开幕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泽山院士捐赠1050万元
- 2022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今日开考 约68人竞争1岗位
- 第六批全国药品集采今日公开申报信息
- 撒贝宁回归主持《今日说法》节目 网友:童年记忆回来了
- 中国钽铌铍事业的领军者——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
- 最后1名患者今日出院 贵州本轮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
- 《女心理师》今日开播 杨紫井柏然携手疗愈心灵
- 今日小雪,早晨上班注意防风防寒
- 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149人都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