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乌海》:在生命的裂隙中,寻找独属的精神乌托邦( 二 )


电影《乌海》:在生命的裂隙中,寻找独属的精神乌托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老兽》
电影《乌海》有属于导演周子阳的超现实主义美学主张 。从沙漠月亮到恐龙公园 , 现实到超现实就是让人感觉非常荒诞 , 那些老人们在做奇异的瑜伽、在那里边学习边休闲 。影片的写意和象征色彩特别浓厚 , 不论是沙漠月亮还是恐龙公园 , 人们都能透过这些画面就以小见大 , 更能深入浅出的思考和研究 , 造成一种如梦幻的感觉 , 并形成对不同的人生心态和状态的解剖 。从编剧到导演 , 都有自己独到的美学追求——拍电影不是为了制造产品 , 而是为了在电影创作中 , 将那些记忆形成自己的主题 , 运用电影手法表现出内心的世界 , 这样的电影 , 会更多表现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乌海》中 , 一开场就是一种隐喻 , 人们从泥坑里捞非洲肺鱼 , 就像是杨华这个人物苦闷时的心理写照 。这些隐喻符号 , 正好预示了这个时期人心的浮动和不安 , 也显示了在高利贷的情况下欠债人的焦躁和不安 。
周子阳认为电影有文献和历史的双重价值 , 他在追逐和捕捉着生活中真切感受的多重空间 , 采撷着生活泥土芬芳的画卷和情境 , 在不断创造着多重构成的电影语言 。由于全景的大量应运 , 影片中的人物始终处于乌海这个大环境中 , 突出强调了人物和城市乌海的紧密联系 , 将乌海和人物关系融为一体 。大量诠释空间的全景镜头 , 给影片带来一种冷静客观的风格 。影片开始的捕鱼镜头 , 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调 , 然后镜头转向屋内 , 出现了急促要债的敲门声 , 为影片的后来叙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乌海》里有男女主人公在屋内对话的戏 , 运用长镜头配合人物的活动完成 , 从而在镜头内部构成不同景别的画面 , 产生了特别的美学效果 。曾经的都市财富神话层出不穷 , 杨华辞职做生意 , 身陷三角债囹圄 , 抵押了妻子的房子 , 暖色或冷色呈现的消解和幻灭 , 配合着不同的心境 , 让整部影片整体的情绪氛围 , 构成影片重要的抒情手段 。
电影《乌海》:在生命的裂隙中,寻找独属的精神乌托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乌海》截图 下同
电影里的那座山峰好像是爱情的隐喻符号 , 从他们相爱到分手 , 从低谷走向山顶 , 在夜里或白天 , 离开矛盾升级的生活琐事和债务危机 , 都是人物内心的追寻和反思 。瑜伽馆一吻暖到心田 , 上山车也是个主观镜头 , 然后随着上山车上山 , 就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意向性场面 , 让观众因人物情绪的一起一落而牵肠挂肚 。影片中杨华从容地回忆着过去 , 导演的处理就是抛开了闪回 , 却运用了杨华视点出发的空镜头 , 还有手机上的画外音 , 形成了绝妙的情感节奏 , 使我们和杨华的视角合二为一 , 不仅仅是杨华的动作和语言 , 更是摄影机存在和审视的动作 。影片简洁的镜头里 , 杨华看着过去曾经甜蜜的表情 , 两个人珍存的打火机 , 在刹那的笑声里 , 是曾经泛黄的青春 , 曾经刻骨入心的爱情 。当夫妻俩人再次来到山上 , 时 , 全片中最长的抒情长镜头出现 , 周子阳用简单的视听语言 , 准确传达了片中两人汹涌的内心状态 , 描述了重逢后的悲伤场面 , 让人感受到那种难受又美好的情愫 。
周子阳的作品为何总让人赏心悦目 , 让观众深受感染?也许是因为他用心在做每一部影片 。每场戏和每一组人物关系中 , 他都努力运用各种拍摄技巧去拍摄 , 所以观众能获得更多的信息量 。《乌海》里场面调度具有双重的价值 , 既是造型的调度 , 又是蒙太奇的调度 。片中的场景被分解成蒙太奇片段 , 然后重新组织产生了奇异的效果 。镜头一个接着一个 , 从沙漠月亮到恐龙公园 , 其中的叙述链接不仅历时性 , 也有共时性 , 和连贯、对比的关系 。视觉语言上以各种夸张和怪诞的视觉造型 , 构成了超现实的表现主义画面 , 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影片里那些异化的生活、沙漠月亮是另外一种世界的真实写照 , 那是一种离异 , 一种和他人的疏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