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解体的影响有多大?丨Calling太空

编者按:"浩瀚的空天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 , 为此 , 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联合开设“Calling太空”科普专栏 , 为大家讲述有趣的故事 , 介绍一些与空间科学和航天相关的知识 。
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进入太空 , 四年后的1961年第116颗空间目标——美国Transit-4A进入轨道77分钟后 , 625公斤的THOR ABLESTAR火箭末级发生爆炸 , 至少解体成298个可跟踪的碎片 , 60年后的今天仍有193颗在轨 。爆炸一声响 , 揭开了空间碎片快速增长的序幕 。此后 , 在轨解体事件成为空间碎片的最主要来源 。
1977年凯瑟勒等人预计 , 比起天然流星体 , 人为产生的碎片很快会对低地球轨道卫星产生更大的威胁 。深入研究后 , 1990年凯瑟勒发表《碰撞级联效应:低地球轨道碎片数量极限》一文 , 讲述空间碎片的增长 , 最初由航天器的碰撞 , 最终是碎片间的碰撞 。这种碰撞的级联效应是无法阻止的 。
编目空间目标通常是指目标尺寸大于等于10厘米 , 处于监测设备探测能力范围内 , 可以稳定跟踪 , 并周期性轨道更新的空间目标 。据美国空间监视网公布的数据 , 编目的空间目标在轨数量 , 达到第一个1万颗用了50年 , 至2007年在轨空间目标数量已达10000颗 。达到第二个1万颗仅用了10年多一点 , 至2020年在轨空间目标数量已超过20000颗 。截至2021年11月 , 美国空间监视网公布的编目目标数量已经接近24000颗 。碎片多了 , 雪崩效应还远吗?
前情提要 , 事发始末
2021年11月15日 , 在一次测试中一颗卫星解体 , 导致300~1100km地球轨道上产生大量太空垃圾 。考虑到此次突发事件潜在的碰撞威胁 ,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进入返回舱避险 。
这里我们只关心此次解体事件对空间碎片环境的影响 。
母体档案
该卫星重量约2200千克 , 设计寿命为6个月 , 雷达截面积8.45平米 。解体前的近地点高度465km , 远地点高度490km 。上述信息是我们仿真计算解体特征信息的输入 。

卫星解体的影响有多大?丨Calling太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解体信息
【卫星解体的影响有多大?丨Calling太空】通过解体模型估计此次解体事件产生79134颗1cm以上解体碎片 , 获取了轨道仿真数据、物理特征数据(尺寸、质量、面积质量比、数量等) 。
由于解体碎片在解体瞬间获取的速度增量、面积质量比的差异 , 在半个轨道周期内 , 解体碎片快速分散开 , 如下图所示 。

卫星解体的影响有多大?丨Calling太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解体碎片轨道分布图
统计发现尺寸在1~10厘米之间的解体碎片数量占比98.1% , 尺寸在10厘米以上的解体碎片1495颗 , 占比1.9% 。

卫星解体的影响有多大?丨Calling太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般航天器面积质量比在1/1000上下浮动 , 即1平米截面积 , 重量1吨 。但解体碎片普遍具有大面积质量比的特征 , 从下面的解体特征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 , 绝大多数解体碎片面积质量比分布在0.1之上 , 这为解体碎片的快速陨落奠定了物理基础 。

卫星解体的影响有多大?丨Calling太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解体碎片物理特征分布图
解体碎片轨道寿命与环评
基于仿真获取的解体碎片轨道、面质比信息 , 结合轨道大气密度变化 , 我们对尺寸1cm以上的解体碎片轨道寿命进行了计算 , 寿命分布如直方图所示 。